“最萌学校” 开荒种地养鸵鸟(图文)
西山区妥吉小学开发勤工俭学新模式
鸵鸟、野猪、孔雀、野鸡……看见这些,你肯定会觉得是在动物园。不是!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龙潭中心学校妥吉分校,记者见到了这些平时只有在动物园才能见到的动物。为降低学生生活成本、丰富他们的见闻,从去年12月起,学校在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的基础上,饲养起了鸵鸟、孔雀等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该校校长李昊说,由于农村孩子经济条件不好,没什么机会去动物园,在校内饲养这些动物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将来要是规模扩大了,既可以卖鸵鸟蛋、孔雀蛋,也能直接出售鸵鸟、孔雀,一举两得。
种地不过瘾 直接养鸵鸟
走进妥吉小学,记者就被大片的大棚种植基地吸引住了。该校校长李昊回忆,6年前他刚到学校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6年来,李昊和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全校学生摸索种植,如今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已经达到了6亩,可以满足食堂60%的蔬菜供应量。

鸵鸟房、野猪圈、兔子圈、孔雀房……在养殖区,近10种动物汇集在操场周围。沿着运动场跑道,差不多能围上一个圈。其中鸵鸟和孔雀格外吸引眼球,鸵鸟憨态可掬,还有些怕生,看到有陌生人“入侵”,便开始疯跑,不时还会被地上的粪便滑到,十分可爱。这里的野猪也因为长期被学生围观,变得非常温顺,旁若无人地吃着菜叶。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动物,比动物园过瘾多了。
去年12月,得知富明县有农户养鸵鸟和孔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李昊灵机一动:“学校是不是也可以养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李昊和市、区教育局都进行了沟通,并且带着三名老师亲自前往富明县。在向养殖户咨询后,李昊得知两地气候差异并不大,可以进行养殖。当时学校正在申请“昆明市三生教育实习基地”,而在学校养鸵鸟也十分符合“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教育的宗旨,于是养鸵鸟的请求很快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并且获得了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支持,李昊和三名老师很快就从富明县养殖户那里购买了3只刚满月的鸵鸟,随后又购买了孔雀和野猪。
学校搞养殖 昆明仅两家
“别看它们现在这么可爱,刚开始养的时候可是把老师都难倒了。”李昊回忆,买鸵鸟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老师都分不清鸵鸟的性别。“我们最希望的是把雌雄鸵鸟都买全了,将来不仅可以生鸵鸟蛋,还能卖种鸟。”李昊说,由于大家都没办法区分鸵鸟性别,只能先买来养着看,等鸵鸟到了生蛋的年龄才能辨别。
“这些动物中,最难养的还是鸵鸟。”李昊回忆,刚买来的时候小鸵鸟才2个月,学校经常会打电话向养殖户咨询。由于鸵鸟不挑食,甚至连石头木棍都吃,所以老师必须把鸵鸟房的地面打扫得非常干净。有时候小鸵鸟不舒服,还得连夜起来给它们喂红糖水,一天喂四次。李昊说,这些都还好,最怕的是小鸵鸟拉肚子和“崴脚”,由于鸵鸟成年后非常笨重,全身重量完全靠两条腿支撑,一旦脚受伤,小鸵鸟很可能就养不大了。曾经有一次,三只小鸵鸟中有两只都“崴到脚”了,尽管老师当时就把受伤的鸵鸟送到医院了,但最终还是没治好。“两只鸵鸟就这么没了,很是痛心。”但失败的经历也让负责养殖的老师增长了经验。后来学校又从养殖户那里以900元一只的价格买了3只鸵鸟。如今,四只小鸵鸟都已经5个月大了,抬起头来比人都高。
目前除了鸵鸟、孔雀和野猪,学校还饲养了兔子、家猪、土鸡、火鸡等。每种动物都分开饲养。据了解,像妥吉小学这样利用养殖鸵鸟、孔雀等动物来勤工俭学的学校并不多,昆明仅有2家。
学生很自豪 每顿有肉吃
谈起学校这道“独特的风景”,学生们都很自豪。今年6年级的杨玫说,她从小就很喜欢动物,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动物园看一次孔雀,但由于家长平时很忙,而且经济条件不好,一直没带她去。平常一年也只有一次机会去昆明市区,根本没机会去动物园。自从学校开始养孔雀和鸵鸟后,杨玫很开心。“孔雀开屏最漂亮了!”杨玫说,她和同学每天都会看一看这些动物,偶尔给它们喂点菜叶。“鸵鸟最爱吃菜叶,喂的时候菜叶要先消毒;野猪最大的特点是长着两颗尖尖的牙齿,耳朵比家猪尖……”说起这些动物的特点,杨玫如数家珍,因为老师经常会带他们实地讲解。
比起知识上的增长,伙食上的改善给学生们带来的惊喜似乎更加直接。三年级的男生李吕告诉记者:“我们都吃过野鸡肉,很好吃。”据了解,学校每月都要杀一头家猪,学生几乎每顿都有猪肉吃。此外,学生每月还能吃上几次野鸡、火鸡、兔子等肉类。当被问及学校和家里的饭哪里好吃时,不少学生都表示,学校的伙食更丰盛,比家里的好吃。
4只鸵鸟、3只野猪,加上上百只土鸡……一个学校养这么多动物,还要种菜,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昊介绍,所有的动物养殖以及蔬菜基地,都是由学校的3名后勤人员负责管理的,学生只是偶尔参与。学校会把部分蔬菜基地分到班级,让学生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
打算
将来要接待夏令营
养家禽是为了改善学生伙食,那么养鸵鸟、孔雀等动物又能为学校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呢?将来这些动物是否会直接流向市场呢?
对此,李昊算过一笔账,一只成年的鸵鸟可以卖2-3万元,将来要是养殖规模扩大了,就可以通过卖鸵鸟蛋、孔雀和鸵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但现阶段,李昊表示:“因为养殖的数目还比较少,现在主要是供学生参观学习的,我们还舍不得卖。”至于野猪,最有可能是流向兄弟学校,现在一些学校也会过来考察。“要是他们有条件养,我们也会让部分野猪流向其他学校。”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李昊还有进一步的打算。等将来有了条件,学校会定期接待一些夏令营团队,让城里的孩子也来参观。不仅能丰富城里孩子的假期生活,还能为学校增进加一些收入,改善学生伙食的同时,也能帮助一些贫困学生。
声音
这种养殖很时尚
在学校里养鸵鸟到底好不好?对此,记者采访了昆明市多家小学,其中有想要效仿的,当然也有持观望态度的。
“这是一种很时尚的养殖方式,我觉得挺好。”西山区梁源小学的校长表示,作为地处城中村的学校,他们十分羡慕妥吉小学。在学校饲养鸵鸟和孔雀不仅可以解决寄宿学生的生活难题,也能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业余生活。西山区普吉小学的校长也表示,要是有场地,他们也想效仿妥吉小学。也有学校认为,驯养野生动物成本较高,难度也大,是否能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还不确定,因此是否可行还不好说。
此外,鸵鸟、孔雀、野猪、野鸡等都属于野生动物,学校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究竟合不合法呢?昆明市野生动物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野生动物是按等级分类的,国家对于一、二级的野生动物是采取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但妥吉小学所饲养的这类野生动物都属于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是允许被驯养繁殖的。
该工作人员分析,像妥吉小学这样的情况,从养殖户那里引进野生动物,也必须到西山区林业局办理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