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山鸡孵出“金蛋蛋”
清晨,鸡鸣声打破了乡间的宁静,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见一张大网在坡地上围出面积两亩多的鸡舍。养殖主项进拿着红色的塑料瓶穿梭于鸡群中,不时将挂在网上、已被鸡啄烂的旧瓶子取下,再更换上新瓶子。
“七彩山鸡特别好斗,在相互打斗的过程中,常有山鸡死去。”针对这一问题,项进开始思索,“如何能既保持七彩山鸡的野性,又避免它们打斗。”很快,问题得到了解决,他先是在七彩山鸡的鸡冠上涂抹上清凉油,用气味来阻止它们之间的打斗,然后把塑料瓶挂在网上,使山鸡“野能有处撒”。
2008年,项进、胡定碧夫妇返回家乡嘉陵区新场乡开办养殖场,如今,养殖场年产山鸡4000只,年纯收入达到8万元。
《致富经》里发现商机
3月10日吃过午饭后,项进立刻钻进了他口中的工作室。所谓“工作室”其实就是他家的一个房间,屋内摆放着办公桌、电脑和书籍。《农村养殖技术》、《常见家禽病防治》是他这段时间常看的书籍。
一坐下来,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脑,因为加入了《四川农村报》的信息联盟,所以在互联网上涉猎与养殖业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
“从学习中,能获取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甚至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说,能靠养殖七彩山鸡致富,首先要得益于他获取到了这一致富信息。当时,他还在外地打工,一次,在收看央视七套的《致富经》栏目时,了解到山西农民养七彩山鸡致富的故事。
这期节目让项进对养殖七彩山鸡动了心,于是,他开始上网搜索何为七彩山鸡,得知它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这样一来,坚定了他复制这个致富故事的决心。
2008年4月,项进回到家乡,把打工积攒下来的6万元全部投入到养殖七彩山鸡和珍珠鸡中。
坚持打养殖“生态牌”
“别看养殖山鸡赚钱,但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还真不少。”在丈夫的耳濡目染下,如今,胡定碧说起山鸡的“养殖经”来也是头头是道。她说,要想七彩山鸡不但卖得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那必须要注重其品质。这就需要养殖者坚持打“生态牌”。
生态养殖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成本。他们家的鸡禽以粮食、蚯蚓等为饲料。在投喂蚯蚓中,他们将蚯蚓埋在鸡舍的土中,让鸡禽自己去觅食。
因为不投喂人工合成饲料,所以他家的鸡禽出栏周期比较长,别的养殖场出栏周期在5个月左右,他家鸡禽出栏周期一般在8个月左右。可是因为品质好,他家养的鸡不但能卖出好价钱,而且供不应求。
“去年,共出栏山鸡和珍珠鸡4000余只,纯收入8万多元。”项进说,未来3年,他准备再投入10万元,将养殖场扩大到15亩,年收入达到20万元。
发了财的项进夫妇,让村民们眼红,一些村民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也走上了养殖山鸡的道路。
据新场乡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乡有养鸡大户13户,年出栏七彩山鸡、珍珠鸡2万余只。此外,该乡正筹建禽业养殖合作社,期望以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