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驴火了庙坡村

三月,绿意正浓、生机盎然。从陕西省陇县县城驾车28公里,来到河北镇庙坡村博远家畜养殖专业合作社,老远就看见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平正抱着玉米秸秆往驴圈走,驴群此起彼伏的叫声,让老张的脚步明显加快了许多,他边走边喊着:“别叫唤了,一天就不敢少下你们一顿吃食······”
老张虽然嘴上有抱怨,但是心里却很有成就感。“我养的这些都是关中驴,别看体型不大,但全身都是宝,驴肉可以吃、驴奶营养高、驴皮熬阿胶,一头成年驴子就能卖上万元的好价钱,市场前景大着哩。”
“2018年,那一年正值村‘两委’换届,当时是村主任的张永平就对我说他想把村上的事情放下,多让年轻干部锻炼成长,他是一名老党员也有畜牧养殖经验,想为群众在养殖产业上探探路子。”村支书高鹏飞说。
就这样,放下村上重担的张永平最终把焦点放在了肉驴养殖上。说干就干,老张拿出多年积蓄并在银行贷款8万元,购入肉驴6头,并和几家客商签订了采购意向书,风风火火的办起了养殖合作社。一年下来,凭着一腔热情和不服输的精神,老张总算是让合作社步上了正轨,年底一算账利润就达到6万元,这让老张乐开了花。“看来这条路行得通,让群众在小康路上富起来可以指靠这个产业了……”老张对未来的路充满了信心。
眼看着老张的关中驴由6头扩大到了30头,合作社的收益持续增长,十几户群众主动找到张永平,通过“资金入股”“劳力入股”等方式,在肉驴养殖这个产业里扎下了根。
没有加入合作社之前,薛玉霞一家3口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农作物和外出务工,家庭年纯收入不足2万元,日子虽然比以前过得松活,但哪里有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她都想尝试着干一下。当听到张永平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很好时,薛玉霞敲开了张永平家的大门。
“老张,我这家里没有积蓄入股,年龄也五十多了,你看我能在你这干点啥不?”一阵寒暄过后,薛玉霞忐忑地向张永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么,你在咱这合作社里能干的活不少呢,一天给驴喂饲料、打扫卫生、给大家把饭做好,这些事你都挺拿手。你不想让女婿外出务工了,只要小伙子肯吃苦,就来咱这合作社帮把手,一个月收入2000元不成问题。”看到张永平满口答应,薛玉霞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陇县是社火艺术之乡,社火文化已流传了上千年。随着合作社规模的逐渐扩大,张永平也把精力转移到驴社火表演上,通过租赁关中驴和装扮驴社火,让老张的生意更加红火。
“一到正月十五,咱这驴子是供不应求,现在我都成了远近闻名的‘驴司令’咧,我还想以这个名字注册驴肉商标,咱也打造一个响亮的品牌,哈哈……”老张说起自己的生意经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