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厂村养驴故事多
我叫孔庆海,2014年由陕西省咸阳市委宣传部派驻长武县亭口镇二厂村担任第一书记。从70户贫困户没法脱贫到全部稳定脱贫,从村集体经济是零到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达300多万元,从村里无一户企业到总投资3.2亿元、4家企业落户,从国家级贫困村到美丽乡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带领大家一点一滴奋斗出来的。
鼓励村民发展养驴产业
当听说要养驴时,50多户贫困户不管怎么动员,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说不养。没办法,我把招商来的乞丐酱驴李总叫来,给村民讲养驴的好处;镇党委书记李建清让巨伟镇长带着6名群众代表,来到三原县一个养驴厂参观,当村民代表听三原驴厂介绍说养驴的许多好处后,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养驴热情。
三天后,巨永刚找我来说,“他问了十几户,百分之六十的人还说不养。”镇党委书记李建清知道情况后,带了十几个人马上赶了过来,李书记和巨伟镇长商量后给大家说的这样的一段话:“这么好的项目群众不能接受可以理解,买驴的季节不能误,今晚大家就是不睡觉也要每家每户给做工作,今天我们不睡觉,就是以后让贫困户在睡梦中笑。”这是我听到的最温暖也是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群众工作做通后,面临最大问题是盖驴棚。当时村里一分钱没有,李建清说,就是再困难也把驴棚给建起来。从驴棚选址到盖好,仅用了20天时间。乞丐酱驴李总看到驴棚建好后,惊讶地说,没想到,没想到,啥都不说了,我们买驴去。
千辛万苦购置驴苗
买驴是需要用钱的,咸阳市委宣传部领导大力支持,答应解决15万元,镇上七凑八凑了20万元,我知道镇上的艰难。村主任赵宏儒从互联网上查找到山东驴价钱合适,每头才2000元,而且都在 300斤以上,这叫我们几个人激动了好几天。结果折腾了一圈,根本是那么回事:上当了!后来我们坐上火车,一路到了辽宁阜新大巴镇。
三月中旬的东北,零下20多度,虽有准备,但我们没有经过这样的严寒。因第二天要赶集买驴,我催着大家赶紧睡,此时不见村支书赵永孝了。我出门后发现他正在抹眼泪,原来他的岳父刚刚去世了。我赶紧让人送他到火车站。他却对我说,为养驴、买驴我们经历了多少不容易,明天就去买驴了,我怎么能走呢?
多好的村干部呀!我这辈子能和这样好干部在一起干事,不干出个样子,真对不起他们。
养驴后的“六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咸阳市企业家联合会的70多名企业家来二厂村驴厂参观。参观完后,一位种有机蔬菜的企业家想跟我们合作种菜,原来他是看准驴粪有机肥了。他说别的地方种有机蔬菜没有机肥源,我们二厂村若种有机蔬菜是最好不过的,收获后他全部包销。现在百亩有机蔬菜种植园已落户二厂村,每年给二厂村贫困户带来1500元的收入。
第二个“想不到”。我们出布告收青草,每斤青草按0.1元收购,村贫困户按0.12元收购,残疾人按0.15元收购,没想到村民光割草,最多的每人一天能挣180元,村上贫困户仅此卖草这一项就能收入3000元。
第三个“想不到”。这几年天气干旱,村民种的玉米效益不高。我们决定,以每亩不少于800元的价格连同玉米杆整体收购贫困户种的玉米。
第四个“想不到”。我当时养驴只想完成扶贫任务,没想到县委县政府看到养驴的前景后,做出了重大决定,全县每个村建个驴厂并把蒙驴公司、阿胶企业也招到长武,准备打造西北万头毛驴县。
第五个“想不到”。乞丐酱驴将在东北的加工厂搬到我们二厂村后,光招收工人就130多人,我们二厂村54户贫困户,全部招到加工厂上班,每年一个人在家门口上班就可收入2500元。
第六个“想不到”。残疾人脱贫问题解决了。我们二厂村共有36个残疾人,他们以驴入股加入合作社,到年底还能分红,这样他们的脱贫问题就彻底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