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养在山顶上 不做市场销自家(图文)

  从小生长在重庆巫山大宁河的周清旺,对于当地的特产,俗称娃娃鱼的大鲵司空见惯。后突发奇想,想养殖娃娃鱼致富,但是平常人养殖大鲵,是在山溪河谷之中,他却把大鲵放到山顶上;别人的产品要找准市场,他却是为了自己开生态农家乐。

  平常人养殖大鲵,是在山溪河谷之中,他却把大鲵放到山顶上;别人的产品要找准市场,他却是为了自己开生态农家乐。这个养殖大鲵的奇人,名叫周清旺。

  奇思妙想

  从小生长在重庆巫山大宁河的周清旺,对于当地的特产,俗称娃娃鱼的大鲵司空见惯。小时侯,很多渔民没有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从河中捕捞后,常常在大昌镇街上叫卖。

  吃惯了大鲵,周清旺逐渐产生了兴趣,奇思妙想自己建一个大大的水塘,来进行人工养殖。

  这个梦想一直持续到他长大成人,并在从事10多年的服装生意后,仍情有独衷。

  近年来,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涵养功能,把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巫山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生态农家乐。

  看到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周清旺觉得,实现他梦想的机遇到了:“建一个大鲵生态养殖场,开一个生态农家乐。让客人既能观赏到珍稀的动物,又能品尝到鲜美的味道,一举多得、效益似乎很可观。”

  付诸行动

  养殖大鲵,第一步要找到适合大鲵繁殖生长的水源。

  “跑遍了全县20多个乡镇,终于在当阳乡玉灵村的山顶上找到了一股山泉水。”周清旺告诉笔者,山高气候冷是大鲵生长的自然条件;泉水冷中见暖,清澈甘甜,是养殖大鲵的最佳水源。同时,玉灵村远离城镇的污染,环境非常好,养出来的大鲵绝对比溪沟河谷中养殖的品质更好。

  第二步,就是学习技术,修建养殖场,购买鱼苗……

  2011年9月,在陕西一个大鲵养殖场学习半年养殖技术后,周清旺购回了700尾鱼苗,开始实施自己的梦想。

  此前,他投资50万元修建的养殖场已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上等着大鲵来安家。

  经过3年养殖,目前,已有80多尾大鲵进入性成熟期,即将开始繁殖。

  远景规划

  车子停在半山腰的公路上,再沿着小路向山顶攀爬40分钟左右,一排砖混结构的房屋就是周清旺的养殖场。

  “目前,还处于初期的室内养殖阶段。”周清旺说,他自己负责技术上的把关,平时的管护由其父亲负责。

  他说,春节后,准备再投入100多万元,开始修建室外的养殖场和繁殖场,走上正式的规模养殖。

  “想到如何销售没有?”

  “我养殖的大鲵不面向一般的市场,大部分是自己消化。”对笔者的疑惑,周清旺说出了自己的远景规划。

  “明年,连接巫山与湖北神农架、大九湖的旅游公路就要开通了,当阳乡是两者之间的中转站,建一个生态型的农家乐,经营有特色的餐饮,肯定能吸引很多游客。”他说,让游客在他的养殖场观看大鲵的生存习性,还现场加工品尝美食,绝对称得上“一招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