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拉平:2016-2025年中国兔产业发展规划(下)


  二、兔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2.1 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我国农业以及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我国兔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科技为先导的科学发展观,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指导思想,加强家兔养殖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提高饲料和疫病防治等服务的专业化,积极引导兔产品加工营销环节的发展,大力开拓兔产品市场,提高兔产品的普及水平,实现市场拉动、技术驱动,大力发展生产,更好地保证供应,从而既节约粮食、又有效增加供给。

  2.2 基本原则

  2.2.1 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发展的原则。 家兔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受各地自然气候、养殖业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家兔养殖的历史传统,各地的养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肉兔养殖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和山东等地,长毛兔则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安徽山东一代养殖,獭兔的养殖相对分散一些,但主要在河北和山西等北方较多,当然四川和山东也有较多养殖。因此,虽然家兔发展有诸多共同的规律,但在全国来看也不能一刀切,比如江浙一代由于其积极发达,企业资金相对雄厚,其发展主要也是现代工厂化的养殖居多,四川、山东等地也有一些大规模现代化兔场,但是对于其他大多数省市则以中小型分散养殖为主。

  2.2.2 传统和现代养殖兼顾、统筹发展的原则。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投入的实力相异、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和基本技能相差较大,因而在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不同养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养殖场(户),因而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中,不能主观地限制或禁止任何一种形式的发展,既要考虑长期积累的传统养殖经验,扶持一些中小型养殖场(户)的发展,引导其节梁节草、保护环境,也要关注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或饲料企业,鼓励其开发利用多种饲草资源,统筹兼顾,共同发展,在市场中公平竞争。

  2.2.3 标准化和专业化兼顾、规范化发展的原则。 兔业可持续发展,要有可持续的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我国的家兔养殖,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农户,由于其分布的分散性和养殖的经验化,导致各自养殖品种不统一、饲料标准不统一、养殖方法不统一、出栏时间不统一、产品质量不均一,因而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为了促进兔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引导大规模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规范中小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推行标准化养殖。

  2.2.4 面向国内需求、兼顾国际市场的原则。 我国饲草和水土资源等日益稀缺,需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5%的内陆水资源养活全世界20%的人口,充足的粮食和食品供给面临较大压力。目前除口粮外,畜产品的供给也日益面临挑战,因而兔产业的发展应紧紧围绕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同时也兼顾出口,并不断地调整贸易结构,逐步强化技术出口、淡化产品出口;强化资源进口、淡化低端兔产品的进口。

  2.2.5 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生产力、向管理要效率、向市场要效益,这是很多企业经营的一条主线,兔产业的发展也如此。为此,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在节能、节粮、节草方面要依靠科技,在环保方面要依靠科技,在养殖和加工方面更要依靠科技。因而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育种技术、不断研发家兔高效饲养技术、不断总结长期实践中养殖户积累的高效饲养经验,面向市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6 资源和环境可持续为根本出发点的原则。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任何一个产业都是一样的。兔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走节约粮草饲料、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保护环境、循环发展的道路。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兔场,在兔饲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以满足家兔营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合理研究和利用当地一切资源,做到既能保证家兔健康生长的需要,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又能很好地减少对粮食和稀缺的苜蓿草粉等的过度依赖,做到接粮、节草、环保、高效。

  2.3 发展目标

  2.3.1 近期目标(2016-2020年): 肉兔养殖实现持续增长,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獭兔养殖实现稳定,毛兔养殖适度发展,避免大起大落。科学引导宠物兔和实验兔的发展。努力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良种化水平。做到生产、收入和就业的同步提高,取得节粮、节地和节能源的综合效益。

  具体任务:到2020年,兔肉产量达到100万吨,年均增速4%。家兔存栏稳定在2.4亿只以上,出栏5.46亿只。

  2.3.2 中长期目标(2020—2025年): 兔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兔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产业链各环节衔接更加紧密;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标准化饲养技术逐步推广普及;非粮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节粮增产效果明显增强,养殖效益逐步提高;总体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可持续,从而形成优质高效的兔产业发展格局。

  具体任务:到2025年,兔肉产量达到125万吨,年均增速4.5%。家兔存栏稳定在2.5亿只以上,出栏5.65亿只。

  3 重点任务

  3.1 加快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稳步推进家兔遗传改良计划,提升良种化水平。加大良种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种兔良种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主育种能力。进一步加强家兔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重点提升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资源保护能力。规范种兔市场,杜绝炒种和假冒伪劣种兔坑害消费者的行为。继续完善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健地方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提高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的能力,争取在家兔品种繁育、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疫病防控以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等取得新突破。

  3.2 大力推进兔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切实加强推进标准化养殖的组织领导,强化各级政府畜牧业管理部门和畜牧兽医站对兔产业标准化的认识,加大政府对标准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按照轻重缓急的优先序,分次分批建立有关标准。借鉴其他畜种标准化体系建设中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模式,推动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推进已有标准的推广和普及。

  3.3 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养殖

  科学规划布局,在中小规模发展的同时,扶持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的扶持,支持规模养殖场户开展标准化改造,强化兔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按照“家兔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要求,开展家兔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制定和完善家兔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提升适度规模养殖水平。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养殖模式,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种养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鼓励龙头企业带动适度规模养殖发展,推行标准化生产。

  3.4 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监管

  进一步加大家兔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强疫病跟踪监测,强化种兔场所重点疫病监测净化,确实落实定期免疫制度。严厉打击饲料兔药中的非法违禁添加行为。加强兔产品及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兔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5 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和适度规模养殖

  大力推进兔场、兔舍和兔笼等的标准化建设,科学规划兔场。积极推动面向机械化、自动化养殖的兔笼和饲料等的研发,加强人工授精、全进全出等自动化养殖相关配套技术的推广。积极推动“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等的发展,推动中小规模养殖户的规模化经营,实行“中小规模养殖,大规模联合,提高兔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6 强化技术出口、淡化产品出口,积极调整贸易结构。

  近年来,在兔产业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努力下,我国兔产业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从种兔到机械、药品以及综合配套措施日益成熟,需要进行技术的组装和配套,并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在“一带一路”的总体战略下,抓住“走出去”的机遇,拓展兔产业技术的出口,逐步走向“技术立业”的道路。

  4 产业布局

  按照“巩固主产地综合生产能力,引导中等发达地区扩大养殖和加工,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半山丘陵区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强化产业发展动力,促进产业升级。

  4.1 I类地区(主产区)

  兔业发展水平较高的I类地区,包括四川和山东等8个省区市,主要是加强产业的升级,强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挥兔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加强优势家兔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逐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能力,加强兔肉加工和品牌产品的研发,提升兔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4.2 II类地区(中等发达地区)

  中等发达地区,包括山西、吉林等11个省区市,这些地区的养殖户一般规模较小,当地加工企业相对较少,本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强生产的组织化建设,积极发展合作社,同时强化信息服务服务,引导小规模养殖户科学决策,避免市场大起大落,降低产业的波动。同时,在本区域要大力发展兔产业加工业,解决兔业养殖的后顾之忧。当然,兔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要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为此也要求企业和相关主体,积极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消费者能够科学认识兔产品的优势,从而挖掘市场需求潜力,形成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的拉动力。

  4.3 III类地区(不发达的地区)

  兔产业不发达的地区,包括福建、陕西等地区,从本区域各地的比较优势来看,兔产业可能不会成为其主要产业,但是各地也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局部优势,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等地具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等地具有较强的牧草资源优势,福建等地具有较多的家兔地方品种,各地要积极参与兔产业的分工,为兔产业发展提供多种支持。

  4.4 IV类地区(贫困地区)

  兔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易起步、易管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对于各类中的贫困区域,应以政府扶持为基础,以加工为先导,以市场开拓为核心,拉动兔业养殖,将兔业养殖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利用国家的扶贫开发资金,引导农户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5 政策措施

  家兔养殖既节约粮食消耗,又增加肉类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家兔养殖的进入门槛较低,能够灵活安排就业,比较适合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当然,家兔养殖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5.1 建立政策支持机制,促进兔产业稳定发展

  鼓励养殖场户开展秸秆等多种饲料资源的综合饲用,提高利用效率。推动出台兔肉生产扶持政策,开展基础母兔补贴试点,支持发展家兔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建立兔肉生产大县奖励政策,提高兔肉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开展兔毛兔绒产业发展技术研究,促进兔毛兔绒加工业发展。强化市场引导,加快兔业养殖的产业化进程。以兔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兔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机制。总结各地兔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健全产业扶贫机制。

  5.2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减缓产业发展的波动

  健全兔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统计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产业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产业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健全监测工作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监测预警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和公共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兔行情和产业相关信息,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市场风险。

  5.3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强兔产业发展后劲

  现代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一项高投入、高成本的项目,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兔产业,引导兔产业中有条件的规模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稳定的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兔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的政策性保险制度。运用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兔产业的信贷支持。

  5.4 探索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小规模养殖将依然是我国兔业养殖的重要模式,因而分散的养殖必然会面临较大的产业波动。为此,探索由政府和企业等相关机构联合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共同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首先在波动较大的獭兔和毛兔行业进行试点,各地根据其财政能力和产业定位,可以由政府出资50%,企业自愿加入,共同筹集资金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当市场低迷、企业受损时,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可以由风险基金进行部分或全部补偿。这一模式,可以采取会员制或其他形式,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尝试。

  5.5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

  发展多样化的服务组织,形成科技推广站(中心)、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服务网络,重点抓好良种繁育推广、防疫灭病、产品加工、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等体系建设,为养殖场户提供全程服务,逐步形成“良种供应—畜禽饲养—产品收购—屠宰加工—贮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5.6 健全兔产业扶贫机制,推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在“十三五”末消除贫困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兔养殖是贫困地区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健全贫困地区兔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和企业共同分担的机制,政府补贴贫困农户养殖、企业积极参与兔产品加工和饲料供应等。鼓励建立家兔主产区对贫困地区家兔养殖的帮扶机制,健全贫困地区家兔养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产业发展机制,实现政府为农户提供补贴、为企业提供减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做到企业拉动、政府推动和农户主动,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拉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