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疫苗研制成功,可产业化生产?讹传!
今天一条关于非洲猪瘟疫苗的新闻在行业吵的沸沸扬扬,搞得养殖场户空欢喜一场,新闻报道说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所最新进展,非洲猪瘟疫苗创制成功,向产业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该研究团队还证明,该疫苗株可在SPF猪原代骨髓细胞高效培养,一头健康仔猪的原代细胞能制备出至少20万头份的疫苗,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该疫苗是目前最具实现产业化应用前景的疫苗,将为我国及有关国家非洲猪瘟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重点专项和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支持。
图1:非洲猪瘟病毒不同基因缺失候选疫苗的构建
图2:七基因缺失疫苗HLJ/18-7GD免疫对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致死性攻击提供完全保护
目前各大行业媒体及专家都在讨论,炒的沸沸扬扬,但是后来非洲猪瘟研究领域权威专家仇华吉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还是跟大家简单科普一下,避免以讹传讹。这个所谓七基因缺失疫苗其实就是之前反复报道的双基因缺失疫苗,主要是MGF本身是多基因家族,不是一个基因,可能是出于文章需要,改了个说法;没有用所谓细胞系,用的是原代细胞;研制成功、产业化都是媒体的解读,不是文章本身的信息。搞得广大养猪人白高兴一次,并且行业内专家还表示,非洲猪瘟病毒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有8个血清型,及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病毒编码超过150种蛋白,其中超过一半的蛋白功能还不清楚。看来非洲猪瘟疫苗商业化应用还任重道远,大家还得再等待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