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蜜蜂养殖 开辟我国养蜂发展新路——未来我国蜜蜂养殖模式探讨

一、我国蜜蜂养殖的现状与问题

  养蜂是传统农业,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目前全国蜜蜂总数约1400万箱,从业人员30万。在从业人数、蜂产品产量和出口数量均为世界第一,然而整个行业产值每年在200~300亿元徘徊,而且品质不高,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诟病和问责,特别是近几年国际蜂联曾两次针对蜂蜜问题发出声明。

  同国外养蜂业相比,我国养蜂业分布广、潜力大,生产能力强,但又存在巨大差距,主要是蜜蜂养殖碎片化,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手段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单位蜜源面积容蜂量少。每个养蜂劳力养殖的蜂群少,我国平均仅30多群,专业养蜂多为一两百群,而国外专业蜂场蜜蜂养殖数量一般是几百群至数千群,加拿大、美国许多养蜂规模达到上万群。单位土地面积的蜂群数量,即每平方公里的蜂群蜂量,世界平均水平是9~10群,而我国只有1.45群。即使除去沙漠和城市300万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蜂群数量也只有2.12群,而我们的邻居韩国最高时每km2 33群。目前国内养蜂模式有3种:一是专业蜜蜂养殖户,大转地养殖;二是部分专业蜜蜂养殖户,小转地或定地养殖;三是业余蜜蜂养蜂户,养蜂爱好者,定地养殖。

  蜜蜂行业是最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从精准扶贫到践行两山理论,从乡村振兴到双碳经济,蜜蜂产业既符合大生态,又符合大健康,是地地道道的朝阳产业,相比价值链高端产业,蜜蜂产业未来增值空间巨大。目前我国蜂蜜的价格与国外相差十倍至几十倍,年人均消费量与国外也有10~20倍距离,结合药食同源,蜂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全面提升蜂产品质量,改变传统产业链管理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既符合蜜蜂行业发展需要,也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规划,是难得的高回报产业。

  蜜蜂养殖作为行业的基础,目前大多蜂农还处于农耕时代,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全手工的管理造成一个蜂场一个样,一个蜂农一个标准,根本无法达到蜂蜜产品的标准化和高质量,也不可能形成行业大的发展,要改变行业现状应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模式,按照工业化、信息化管理蜜蜂养殖和蜂蜜生产全过程,形成全新的工业化养蜂,真正完成产品控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高品质蜂蜜。

二、新的工业化蜜蜂养殖是未来养蜂发展趋势

1.养蜂业发展需要工业化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社会分工是工业化的具体表现,也是指社会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分工。社会分工是工业化分工的重要形式,具体而言,分工越细,专业领域活动频率越高,将会带来三个效果:一是熟能生巧,二是减少工种转换时间,三是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事物上,工作效率提高,创造出更多财富。同时,更易于在工作方法和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有利于发明创造。

  养蜂行业工业化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1)养殖各环节的分工和专业化使得个体能够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更容易把资源集中于这个领域,催生技术创新。同时,一个领域的专业化意味着总结出某种模式,即把复杂的工作变成简单的、可重复的工作,也为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形成流水线作业创造条件。

  (2)养蜂产业链的分工和专业化为机器化生产创造条件,因为实施机器化生产的过程,产生了对机器设备的大量需求。生产需求机器,而生产机器则需要生产机器的机器,机器种类数量繁多,因此衍生出对机器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

  (3)养蜂工业化分工必然要求先有初期的投资,因为先期投入是基础,有了投资才能有机器设备,而后才会有产品和服务,最后获取回报。

  2.养蜂工业化分工的形式

  (1)传统养蜂形式:传统蜜蜂养殖可分为春季管理、夏季管理、秋季管理和冬季管理,或者按照工作内容分为:

  春繁期:是繁殖蜜蜂,从1张脾开始,当副盖爬满蜜蜂后,开始上继箱。

  生产期:蜂农一年收成如何就看这个阶段。主要工作就是生产蜂王浆,蜜源植物花期采蜜摇蜜。

  越冬期:分为北方越冬和南方越冬。北方越冬前培育好越冬蜂,扣王,喂足饲料。进入12月开始扣王,待最后一批封盖子出房后彻底治螨,做好保温基本就不动了;南方气候温和,越冬期短,室外越冬就可以。到1月初就可以开始春繁。

  (2)工业化养蜂模式:工业化养蜂模式分为蜜蜂繁育和蜂蜜生产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通过社会化分工完成,蜜蜂繁育由专门繁蜂机构完成,蜂蜜生产由专门生产蜂蜜的养蜂户完成(见图1)。

图片
图1 未来养蜂环节示意图

  工业化模式主要工作有:一是从蜜蜂繁育机构采购适龄蜂和蜂王,组织成标准化强群,在流蜜期生产蜂蜜;二是将蜜脾运回工厂集中采蜜;三是流蜜期结束后对蜜蜂残留价值进行利用。这样可以让繁蜂、采蜜更轻松,蜂蜜质量得以保证,摆脱蜜蜂全年繁育的繁琐劳动(见图2)。

图片
图2 未来蜂农生产环节示意图

三、未来工业化养蜂发展模式

  养蜂全年工业化工作分工模式:

1.蜜蜂工厂化繁育

  蜜蜂繁育是养蜂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蜂群中没有足够数量的蜜蜂就无法采集足够量的蜂蜜,流蜜期有大量适龄采集蜂是蜂农获取蜂蜜丰收的重要条件。在通常情况下,蜂农是利用自有蜂场的蜂群进行每个独立蜂群的自然繁殖,而工厂化繁育蜜蜂是通过工厂进行工业化蜜蜂繁育,完全摆脱小农经济各家各户繁育蜜蜂的现状,是蜜蜂产业的一个革命性创新。虽然目前有些蜂农在繁育时通过一些人为影响提升了蜜蜂繁育进度,在效率、数量等方面有一定变化,但是蜜蜂繁育效率低、成本高,数量上难以控制、在时间上无法把握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蜜蜂工厂化繁育就是通过工业化生产线繁育蜜蜂,使蜜蜂实现工厂化形式繁育,不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生产季节随时提供蜜蜂的生产方式。克服了传统蜜蜂繁育的要求条件苛刻,效率低、成本高,可控性差,操作繁琐,不能随时提供蜜蜂的缺点。我们在山东建设首家蜜蜂繁育基地,进行蜜蜂繁育并取得成功。将工厂化繁育替代蜂农的自然繁育,犹如养鸡、养猪繁育专业化一样,进行行业分工合作。

2.采蜜前组织强群

  传统养蜂过程中,在当地主要蜜源流蜜前50天左右开始培育适龄采集蜂。在大流蜜期间,控制蜂王产卵,让工蜂集中精力采蜜。为防止流蜜结束后群势下降,通过从辅助蜂群中取出子脾补给采蜜蜂群,维持蜂群的群势。

  工厂化繁蜂模式组织采蜜强群的方法是,大流蜜期开始前10~15天,直接从繁蜂工厂运来蜜蜂和蜂王,组织成蜜蜂数量在16框以上的标准化采蜜强群,直接让蜜蜂在流蜜期突击采蜜,保证蜂蜜高产。

3.蜂蜜采集

  (1)超强蜂群采蜜:人为组建16~25框蜂、群势一样的超强群,充分利用当地蜜源,突击采集足够多的花蜜。

  (2)工厂集中取蜜:蜜脾封盖后,统一运回工厂集中取蜜,可以保证取蜜环境和器具达到卫生要求,避免二次污染。减少养蜂员劳动强度,提高养蜂效率,减少对蜜蜂的干扰,让蜜蜂集中精力采蜜,避免取稀蜜,提高蜂蜜的产量和质量。

图片
图3 养蜂全年工业化工作分工模式

4.耗损蜜蜂补充

  流蜜期中采集蜂工作强度太大,采集完成后会出现大量的死亡,蜂蜜是蜜蜂用生命换回来的,工作强度越高,工蜂寿命越短,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另外,在大流蜜期间蜜蜂采回来大量的花粉和蜂蜜,导致花粉和蜂蜜压子现象,蜂王没有地方可以产卵,以后繁育量减少,出现蜂量锐减情况。还有敌害、农药中毒等原因,都会导致群势下降。因此根据蜜蜂耗损情况,及时给蜂群补充蜜蜂,继续采集下一个蜜源。

5.蜜蜂回收处理

  生产季节结束后,可以将蜜蜂做以下安排:

  (1)全年循环采蜜:荆条、椴树流蜜结束后,转地采荞麦、野荆芥、野菊花、虎杖、五倍子、野桂花、九龙藤、桉树、八叶五加、枇杷等秋冬季蜜源。也可以运到南方繁蜂,为春季采蜜做准备。

  (2)蜜蜂授粉:冬季设施农业中种植的草莓、蓝莓、樱桃等果品需要蜜蜂授粉,整理蜂群投入大棚授粉活动。

  (3)其他

  取蜂毒:对残余蜜蜂进行蜂毒操作;

  蜂尸:取毒后的蜜蜂通过烘干变成蜂尸产品(蛋白饲料)。

四、未来工业化养蜂模式展望

  我国养蜂已经有两千年历史,自西方蜜蜂引入应用活框养蜂也有百年历史,大规模生产蜂蜜也数十年,由于生产模式落后,生产效率不高,基本上是农耕模式,全手工打造。而在农业其他养殖方面,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养猪、养鸡规模化、社会化、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由于产业链社会分工,以及大量使用机械,大大地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大量的鸡场、猪场机械化生产成功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通过社会化分工,让各环节专业化,使产业高效率运作。通过示范推广应用,各环节社会化支撑工业化、机械化养鸡养猪,使越来越多的规模养鸡养猪户走上机械化养殖的道路,还可以促进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发展,促进内需,带动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机械化生产,对环境污染减少,疾病发生率降低,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

  未来新模式将服务于国内养蜂:

  (1)传统定地专业蜜蜂养殖户,大转地养殖蜂场,业余养蜂人。

  (2)蜜蜂授粉:我国工业化蜜蜂养殖新模式探索,旨在改变传统低效的养蜂模式,提高养蜂效率,降低养蜂劳动强度,提高蜂蜜产量和蜂蜜品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蜜蜂养殖业进入新阶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