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肉毒梭菌中毒症流行概况及防控建议

肉毒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自然界已知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在细菌繁殖过程中分泌的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烈生物毒素,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呼吸衰竭而死亡。毛皮动物发生中毒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瘫痪、尿湿、吞咽及呼吸困难,以采食量较高的动物发病死亡率最高。

一、流行概况概况

目前毛皮动物发病对象主要是自配鲜料的水貂和狐狸为主,在水貂和狐狸养殖密集区发病居多,而且鲜料使用者发病居多,2013~2018年近几年的临床检测情况显示,每年7-10月份是肉毒梭菌检出率最多的时期,此时期动物正值快速生长期,采食量大,采食被肉毒梭菌污染的饲料后发病率也增多,而且检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在发病动物中以水貂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调查发现在山东、大连、尚志市等水貂养殖密集区发病为主;水貂目前普遍采食鲜料,饲料原料主要是以海杂鱼、鸡鸭副产品为主,其中以保存时间较长的海杂鱼发病风险最高;狐狸饲料传统是以成品饲料和自配熟料等为主,但是近几年狐狸自配鲜料在辽宁、黑龙江、山东等部分地区的养殖场户开始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与此同时饲料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高,肉毒梭菌的检出数量开始增多(见图2)。

本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现群发特点,目前发病多以自配鲜料发病率最高。而且以采食量高的动物发病死亡率最高;发病后无有效解救药物,只能通过更换可疑饲料原料进行控制。

1.webp.jpg

1.2013-2018年肉毒梭菌每月检出概况

 

2.webp.jpg

2. 2013年—2018年不同动物肉毒梭菌检测概况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水貂肉毒梭菌中毒症的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瘫痪、昏迷、痉挛、全身麻痹数分钟而死亡;亚急性病例往往出现动作不协调,肌肉僵硬,吞咽困难,随后出现麻痹、头下垂、口角流涎,吞咽困难,呼吸急促,最终心脏麻痹而死亡;慢性病例多数是零星发病,采食量较高或者抵抗力较差的水貂最先出现,逐渐出现瘫痪、尿湿、食欲剧减,病程5~7天;临床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和肾脏,肝肾肿大出血,后肢肌肉偏硬;狐狸肉毒梭菌中毒症主要表现为食欲突然废绝、瘫痪、个别病例死前舌头脱出及尿湿,狐狸临床发病多呈现慢性经过,极少出现大面积伤亡;剖检主要病变肾脏肿大出血,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出现十二指肠出血。

三、实验诊断

临床采集病死动物胃肠道内容物,通过扩增培养,选择培养物进行小白鼠和PCR鉴定;同时也可采用蔗糖、乳糖、葡萄糖、硫化氢做初步生化鉴定,然后通过PCR鉴定进行确诊。

四、综合防治建议

肉毒梭菌中毒症作为最为毛皮动物养殖过程中最严重中毒性疾病,是毛皮动物养殖中发病率低死亡率超高的细菌性疾病,国外水貂养殖已经将本病纳入正常的防疫程序中;而且由于本病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通过饲料品控和疫苗免疫进行预防,所以国内毛皮动物养殖同仁应切做好狐貉鲜料的品控工作和疫苗免疫工作。

4.1 严格把控饲料品质关

毛皮动物肉毒梭菌中毒症发病急死亡快,无有效解救措施。在日常的肉食性饲料采购过程中尽量避免一次性进购大量原料,储存周期在3个月以内,储存条件严格控制在-10℃左右,切不可出现冷藏温度剧烈变化;同时在狐狸和水貂鲜料工厂化的大趋势下,工厂化鲜料配制以突出的安全优势和营养配比优势已经逐步养殖一线所认可,强烈推荐广大毛皮养殖同仁选择使用;在自己制备鲜料过程中不但要控制原料安全,同时加工过程的安全把控也应更加重视,杜绝二次污染风险。

4.2 强化饲料加工、饲喂各环节安全措施

夏季气温高,毛皮动物饲料配种过程中适当添加苯甲酸钠、冰醋酸、山梨酸钾等防腐败添加剂,降低腐败风险;同时动物采食后剩余饲料应及时清理,谨防发霉变质;用于饲料粉碎、搅拌、喂食等设备每次使用完毕必须使用清水冲洗干净,每周进行1~2次彻底消毒,谨防细菌滋生。

4.3 疫苗免疫

目前毛皮动物临床常见的肉毒梭菌毒素均以C型为主,而采用菌体和外毒素纯化工艺制作而成的C型肉毒梭菌中毒症灭活疫苗安全性更高,免疫保护期在一年以上,在6~7月份对水貂、狐狸进行一次免疫,能有效降低肉毒梭菌中毒风险。

肉毒梭菌中毒症作为临床威胁最严重的中毒性疾病病原,而且一旦发病损失巨大;但是近几年出现的慢性病例,往往引不起广大毛皮养殖重视,导致病情延误而使损失加大;因此在加强疫苗免疫和饲料原料品质控制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临床发病经过,及时作出准确诊断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降低损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