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殖的“特色之路”

  近期,记者采访了单县一些特色养殖户,发现受规模、利润、市场和疫病等多重风险共存的影响,鹧鸪、鹌鹑、鸵鸟、汗白鸭等特种养殖推广之路还很漫长。

  “小珍禽”造就“大富翁”

  近日,记者在李田楼镇田庙村一处不算大的院落看到,养殖棚里3万只鹧鸪叽叽喳喳,好像向主人炫耀创造财富的功劳。

  民间有“一鸪顶九鸡”的说法,可见鹧鸪肉蛋味美,营养也不一般。养殖户丁书秦说:“就是因为不一般,每枚鹧鸪蛋卖2块钱,加上鹧鸪苗、鹧鸪肉,一年收入上百万元。”

  丁书秦养过荷兰猪遭遇失败,养鹧鸪有4年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目前,丁书秦的鹧鸪苗已经销售到山西、重庆、河北等地,并建设了“珍禽乐园”,火鸡、鸵鸟、珍珠鸡等珍禽存栏量达到1万只。

  无独有偶。养殖户万海岩饲养乌鸡1万只,1元1枚的乌鸡蛋占据了周边市县的多数超市,年收入30万元。

  “高门槛”阻挡“大道路”

  特色养殖效益有目共睹,大都名声在外。可农户参与特色养殖的积极性并不高。“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投资大和风险高是两大门槛。”单县畜牧发展中心负责人说。

  丁书秦的珍禽养殖场累计投资超过了50万元;张新静养殖汗白鸭一次性投资达到20万;浮龙湖、东沟河之畔种鹅养殖区,规模2000只的养殖户投资都会在15万元以上……这些基本投资对于普通农户来说不是小数目。

  养殖户普遍认为,特色养殖的技术风险也不是“小数目”。一个不愿透漏姓名的养殖户曾养了100只火鸡,由于掌握不了“火候”,一场瘟疫过后仅剩下6只。别看丁书秦富有养殖鹧鸪的经验,但他不敢大意的还是防疫治病、喂食饮水等基本技术。

  有20多年养殖经验的王爱勋说,冬天提温,夏天降温,温度控制着产蛋量,通风不及时就容易滋生细菌,严重了就会暴发疫情。

  “特色论”之下“难选择”

  这些年,丁书秦一直在宣扬他的“加盟论”,央视《生财有道》、《科技之光》等栏目播出他的珍禽养殖故事后,加盟者络绎不绝。丁书秦坦言:“特种养殖走的不是大众销路。目前来说,养殖区域太近了不行,不能和自个抢市场。”

  现在特种养殖多是一家一户,规模不大,难以形成知名度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如果不是订单养殖,最好不要盲目上规模。特色养殖吃的就是‘物以稀为贵’,一旦特色不特了,就失去了市场。”鸵鸟养殖户何进军的“规模论”并不偏颇。也就是在这种论断的影响下,一些养殖户立足于艰难选择的境界。

  “我虽然有了一套成功的养殖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但我还是决定走‘小量养、高价销’的路子。”珍珠鸡养殖户刘国民说。现在,刘国民主抓两头,一头是提供种苗控制规模,一头是回收产品控制市场,以产量定销售,珍珠鸡蛋产量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样,他就完全掌握了市场控制权,收入不见得比扩大规模要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