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撬动大产业 “贫困村”蝶变“产业强村”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小高村是省定贫困村,在各级引导下,2016年初引进了山东汇富农牧有限公司。公司为肉兔全产链企业,有育种、饲料、养殖、屠宰、有机肥到文化旅游六大板块,在四川以及新疆有生产基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使小高村“丑小鸭变成金凤凰”,实现三步跨越。
第一步,2016年3月18日落户省定贫困村—小高村,当年完成贫困村脱贫,该村农民现在已被誉为“三金农民”(土地有租金、打工有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第二步,企业落地后,每年给村集体18万元收入,进而参与了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第三步,随着总书记“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与支持下,在小高村驻地兴建了以兔子为题材的、以青少年研学旅行为目的地的专业文旅项目—中国兔文化博览馆。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汇富农牧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把小高村三年三步跳,从脱贫攻坚到美丽乡村建设进而形成了乡村振兴的标杆。
一、科技创新赋能,把“小兔子”做成“大产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汇富农牧注重兔养殖全产业链创新,从良种繁育、养殖模式、同时受孕到无公害饲喂,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兔子养殖产业发展之路。
(一)创新繁育新品种 。肉兔良种繁育一直是制约中国肉兔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突破这一制约,早在2018年,汇富农牧就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科院联合建立了兔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相关专家教授组成研究团队,依靠成熟的技术力量,精心培育了嘉实改良系,成为适合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种兔,其主要特点是出肉率高、兔肉鲜美,口味极佳,其综合生产指标在国内肉兔生产中具有绝对的优越性。
(二)创新养殖模式。 汇富农牧在肖家庄镇创新建设独栋连体全封闭式棚舍,为国内首创专利兔舍,全封闭闭光、工厂化、集约化养殖。该模式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综合造肉成本,单位劳动力可以管理600只繁殖母兔,年节省成本约1000万元。
(三)创新提高种兔贡献率。 肉兔养殖过程中不适用任何激素或其他类激素药物,通过严格而精准的高质量自动光控系统使兔群达到同期发情、同期配种的生产目标,受胎率可高达95%以上,避免了种兔因注射激素造成的种兔繁殖期缩短、种兔淘汰率增加等不利因素,种兔贡献率大幅提升。同时配以优质的饲料供给和管理,使仔兔同期断奶、同期出栏,保证了兔舍的最大使用率(最小空舍率),也降低了兔肉生产中兔舍折旧的分摊成本。
(四)创新全过程无抗无化养殖。 养殖采用的饲草产自内蒙古草原,该草无化肥污染、无农药残留,饲料配方由国内兔业知名专家张锋亲自指导,饲养全程自由采食、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做到了让兔子“吃中草药,喝山泉水,排六味地黄丸”,保证了所有出栏肉兔所产兔肉为无公害绿色食品。
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小兔子”做成“大品牌”
汇富农牧积极引导兔养殖企业做大做强肉兔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业态,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主导产业。
(一)打造“兔”文旅业态。 建成中国兔文化博览馆,集旅游观光、美丽乡村、体验互动、科普教育与科研展示于一体,是国内综合性最强、内容最丰富、科技含量最高的兔文化展馆。2020年,通过国家AAA级景区评审,并成功申报为聊城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目前,中国兔文化产业园配有专业的研学团队,打造研学游品牌特色。连续举办两届兔文化旅游节,吸引各地游客参观旅游,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推动“互联网+”发展。 一是建设养殖基地。建成了以茌平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县区的规模化养殖基地,率先实现由“公司+农户”向“公司+规模化养殖场” 转变的经营模式。二是开展农产品加工。该区建有1个现代化的肉兔屠宰加工中心,设备设计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三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发展智慧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现代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肉兔生产、加工及流通领域。汇富农牧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应用远程控制实时数据信息平台,开创智能化养殖新时代。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立足农业废弃物和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构建生态保护与效益并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新体系。着力打造产业上下游有机关联、“饲料加工—种兔繁育—肉兔饲养—屠宰加工—生物菌肥”完整的农业生物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广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对加工副产物进行梯次利用,生产各类精深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推广应用环保技术,加大废弃物处理力度。兔舍安装了智能自动刮粪板,将粪便污水刮到沉淀池发酵,再添加生物菌,生产出有机肥,为周边农村的绿色种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肥料,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绿色循环发展。
三、带动群众致富,“小兔子”发挥乡村振兴“大作用”
汇富农牧深入总结发展特色养殖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一是对无劳动能力的村民,采用村民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每年保证给予不低于1800元的分红;二是对有部分劳动能力但无资金的村民,采取担保放养回收的方式,因地制宜在家附近进行肉兔育肥,增加收入;三是对有完全劳动能力但无资金的村民,择优录取为养殖公司职工,参与养殖经营活动,增收致富;四是对有劳动能力和部分资金的村民,采取免费为其培训技术,掌握技术后承包一定数量的基础种兔用于自主经营,产业致富;五是养殖公司每年拿出6万多元,作为公益金交给所在村村集体,助力推动乡村振兴。经过几年的发展,肉兔养殖产业形成了“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和“公司+合作+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有村民年收入高达15万元。
编辑: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