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疾病的防治大全

       养鸭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养殖。养鸭过程中鸭子易发生以下疾病:

    1.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四周龄以内的雏鸭均可感染发病,但多见于10日龄以内雏鸭。

  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鸭肝炎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变化: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呈花斑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有时肿大。

  预防措施:1、雏鸭免疫。1日龄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后5天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2、应用蛋黄或血清抗体:雏鸭出壳后3天,腿部皮下注射蛋黄或血清抗体液0.5-1毫升。

  2.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病原体: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临床症状:潜伏期2-5天,体温42℃,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眼脸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见头颈部肿胀。病程一般3-4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90%以上。剖检变化:可见病鸭可视粘膜有出血斑点,口腔粘膜有黄色假膜覆盖,食道粘膜、泻殖腔粘膜表面有一种灰黄色粗糙的伪膜或坏死,在食管部坏死呈现条纹状,并有出血性溃疡,腺胃或肠道有局灶性出血或坏死,肝脏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并有出血点,心冠脂肪出血。

  预防措施:

  推荐5-7日龄左右首免,注射鸭瘟疫苗,免疫期为一个月,15~20日龄后再注射一次鸭瘟疫苗,免疫期6个月以上,种鸭每年注射2次鸭瘟疫苗。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3.鸭流感病原体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具有众多的血清亚型,在不同血清型间有不同的毒株,它们之间在致病性和传染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含H5、H7和H9亚型的流感病毒。

  流行特点:本病无季节性,但以冬春季多发。

  临床症状:发病时病鸭不能站立,头颈后仰,尾巴向上翘。喙、蹼、皮肤等充血出血。蛋鸭产蛋量明显下降,产小型蛋等。

  剖检变化: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质地脆,呈土黄色;脾脏肿大,有出血斑点;胆囊充盈,心肌有灰白色条纹状坏死灶或块状出血斑;胰脏有出血点;腺胃充血、出血,或与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和大小不等的紫黑色溃疡斑;盲肠粘膜出血,有紫黑色溃疡带;直肠粘膜出血。脑膜充血、出血。

  预防措施:重点还是预防接种。商品鸭一般首免在10-15日龄(最早可在3-5日龄首免),用鸭流感疫苗颈部劈下注射1羽份,在40-45日龄进行二免,颈部皮下注射1羽份。

  4.鸭传染性脑脊髓炎

  鸭传染性脑脊髓炎本病主要是侵害雏鸭神经系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 为主要特征。

  病原体:为禽脑脊髓炎病毒,主要侵害1-3周龄雏鸭,7-14日龄最易感。发病率为50%-60%,死亡率为20%-30%。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种鸭感染后可经蛋垂直传播。

  临床症状:常出现在1-3周龄的雏鸭,开始精神不振,随之发生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倒卧在一侧,以后症状更加明显,很少活动,如受惊扰,行走动作不能控制,足向外弯曲难以行动,两翅展开。头颈震颤,步态不稳,最后呈侧卧瘫痪状态。病初雏鸭有食欲,当病鸭完全麻痹后,则无法摄食和饮水,衰竭并相互踩踏死亡。

  剖检变化:可见大脑水肿,大脑后半部有液囊,脑膜充血,并有浅黄绿色浑浊的坏死区。肌胃内层有较多细小点状白色病灶。脾脏稍肿,小肠轻度炎症。

  防制措施:在发病严重地区种鸭应接种疫苗,在种鸭产蛋前1个月接种禽脑脊髓炎油佐剂灭活疫苗。

  治疗方案:当雏鸭发病时,立即淘汰重病雏鸭,并做好消毒、隔离与综合防制措施,防止病原扩散。对全群注射脑脊髓炎高免卵黄抗体,同时用荆防败毒散,配合复合维生素及普倍健2号,连用3-5天可控制病情。

  5.鸭球虫病

  鸭球虫病是一种寄生在鸭小肠内的寄生虫,属原虫类。鸭球虫的种类很多,目前我国发现的有两种,即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菜氏杨球虫。鸭食入球虫孢子卵囊即被感染球虫。

  临床症状:病初期鸭表现精神不振,呆立,食欲减退,整个鸭群的采用量明显减少,有时只达原来的1/3,饮欲增强,随后嗜睡,不食,卧地不起,排出暗红色或粉红色稀便,有时为灰黄色粘液,有腥臭味,严重者死亡,耐过的病鸭生长缓慢,增重明显低于健康鸭。

  病理变化:本病的病变主要在小肠。剖检可见肠管扩张,呈粉红色,浆膜血管增粗,如树枝状。小肠粘膜有针尖大的红色出血点,有的可见红白相间的条纹,有的粘膜上覆盖有麦麸样物质。小肠内容物轻者呈黄白色粥样或半透明状,重症者呈灰色粥样粘液或紫红色血性粘液。

  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及时清除鸭舍内及运动场内的粪便,防止饲料、饮水被污染,对鸭舍及运动场要定期消毒。(2)对雏鸭定期投喂抗球虫药。用药时间一般在12日龄开始连用3天,20日龄时再连用3天。(3)治疗球虫病必须全群投药,以防止隐性感染者发病。此外,为防止球虫产生抗药性,需不断更换防治药物的种类,即每2个疗程的药物尽量不同,以增加疗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