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养殖大鹅唱响致富歌

  近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侯庄村村外的养鹅基地,成群的鹅或啄草觅食,或在水中嬉戏。“有2000多只,已进入育肥期,再有一个多月就能出栏了。”市委宣传部驻侯庄村第一书记刘振京说。

  侯庄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当地村民有搞养殖的传统。考虑到市场价格波动,村民对规模化养殖多是观望态度。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导下,该村建起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有了村级光伏,但就业岗位少,村集体增收空间有限。

  “得想办法让村民增收,在家门口就有事儿干。”刘振京回忆道。面对该村荒地多、有养殖传统的现实,刘振京和村“两委”经过调研,整合4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荒地,招引标准化养鹅项目。

  “我们与村集体成立的叶县夏李乡侯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投资40多万元启动项目。”投资方负责人梅龙介绍道。项目于今年初启动,投建3座共计900平方米的标准化大棚作为育雏棚,3月初购买2000多只鹅苗,在育雏棚里培育20多天,个个体重达到近1公斤。

  “两天前我们才让鹅苗出棚放进了养殖基地,进入育肥期。”望着鹅群,梅龙如释重负地说。原来,鹅在育雏期易生病,死亡风险大、利润低。成活率直接决定着养殖收益,该基地在项目筹建时就加入国内养鹅联盟平台,获得优质鹅蛋,加上聘请专业育雏技术人员,首批鹅苗经过育雏期后,成活率达到97%以上。

  “目前,鹅还没有长成就已经被订购一空了,下一栏也被订走了。”刘振京说。

  鹅的生长期短,从鹅苗到出栏75天左右,该基地已经在谋划下一批鹅苗养殖。“下一批我们要扩大到1万多只,并尽快扩大到4万多只。”梅龙说。

  记者采访期间,不时有村民到基地参观。“为带动村民养殖,我们会将育雏期满后的鹅交由村民养殖育肥,并按市场价收购。”梅龙说,鹅既能吃饲料,又能吃草吃菜叶,村民散养食物源丰富,养护成本低,出栏周期短资金回流快。

  编辑:岳含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