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鉴评体系把养蜂业带上“高速路”

  据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蜜蜂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保护与利用”成果,日前通过了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事实上,我国尽管拥有数以万计的养蜂场,但大多数养蜂场奉行的是各自为政的生存发展模式,一直以来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体系。养蜂场对蜜蜂种质的选择与培育,一般停留在凭经验、凭养蜂人个人自我水平和技能的粗浅层次上,难以凭借科研单位的成果来规范有序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之路,以致于公众在消费蜂蜜和蜜蜂制品等食品时,选择的种类和品牌完全凭借媒体广告推介和熟人告知,无法真正从科学的标准上去选择适合消费者体质的产品。令人欣喜的是,这次国家权威机构鉴定通过的蜜蜂种质资源鉴评成果,弥补了蜜蜂种质资源研究的空白,解决了如何科学选择蜜蜂种质的难题,一旦将这一科研成果转化为运用于养蜂业的实际操作之中,养蜂业健康快速科学发展的春天自然就会来临。

  “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要想加快养蜂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步伐,有必要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广、金融助力”等多个方面下足真功夫,方能让养蜂业迈上科学规范发展的“高速路”。

  一方面,依托蜜蜂研究所对蜜蜂种质资源的研究成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主动配合当地养蜂场,引导养蜂场有针对性地按照蜜蜂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选择蜜蜂种质,确保这一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利用。同时,要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扶持,做到该给资金的给资金、该给技术的给技术、该奖励的给奖励、该公益宣传的公益宣传,从源头促进养蜂业做大做强做精。

  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养蜂场的自身实力,采取多场联合、多层次配合的举措,从“蜜蜂资源信息库”和“中国特有蜜蜂资源全基因组信息数据库”中筛选适合养蜂场使用的信息和数据,由蜜蜂研究所开展试点合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因地制宜的分区域、分品种给予推广,切实发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作用。当然,在养蜂场联合中还要发挥政策引导和支持的正面作用,特别是在资金帮扶上更加需要国家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支持,可借助农业发展银行这一政策性银行来发挥出独有的金融助力作用。

  惟其如此,我国蜜蜂资源的整体保护和利用作用,就会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中得到更加有效地发挥,我国的养蜂业也就有了更加稳健的科学发展空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