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东北梅花鹿“移民”西夏区(图文)

东北梅花鹿在这里生活得悠然自得。
在动物界以“娇气”出名的梅花鹿,有着“环境指示标”的称谓。但在地处西北一隅的西夏区一处村庄里,却有人靠养殖东北梅花鹿走上了致富路,并将以此带动首批来自彭阳县的170户生态移民进行特色养殖,使移民能够自主创业。4月24日,记者走进了西夏区镇北堡镇良渠梢村一探究竟。
“呦呦呦”,一走进干净整洁的鹿舍,就听到阵阵欢快的鹿鸣。“小家伙,来吃东西。”主人周剑平对出生不久的“鹿宝宝”爱护有加,一边给它们喂食最新鲜的食物,一边收拾着圈舍内的污物,“梅花鹿特爱干净,脏一点都不行,鹿舍得常打扫”。现在这些娇贵的梅花鹿,成了周剑平夫妇的宝贝疙瘩,花了不少心思在它们身上。
而在一年多前,一直搞建筑工程的周剑平,却是个与梅花鹿养殖丝毫不沾边的“门外汉”。一次,他从一个黑龙江的朋友处了解到梅花鹿全身是宝,鹿茸、鹿肾、鹿尾、鹿筋、鹿胎、鹿肉等在市场上都能卖到好价钱时,周剑平一下子对梅花鹿的经济价值产生了浓厚兴趣。可要让一群有着“环境指示标”之称的梅花鹿从东北跋山涉水“移民”银川,岂不是要它们的命?生性胆小的它们如何避免长途旅行的惊吓?对环境敏感的它们一旦在银川安家落户,是否能服水土?一系列的难题没有让周剑平退缩,他和朋友踏上了去东北考察的路。
“没想到,考察下来才发现,咱们银川的水土、气候环境很适合养梅花鹿。”周剑平告诉记者。在西夏区镇北堡镇政府和良渠梢村的支持下,2011年,他的占地66.5亩、计划投资1800多万元的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开始筹建。目前,在西夏区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的协助下,该基地与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畜牧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开发出了全国首创的清真鹿茸茶、鹿鞭胶囊等保健品。
看着养殖场里活蹦乱跳的梅花鹿,周剑平说:“接下来不单单只考虑自己收回成本的问题,我们还要将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希望能以此打开特种养殖的突破口,带动周边乡亲和即将搬迁来的移民一起来养殖,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