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希望点亮进步的灯(图文)
11月5日,为期两天的“第七届野猪产业发展(淄博)论坛”以参会企业代表满载着收获,对野猪行业充满着希望,各自回到企业养殖或经营上圆满落幕。
两天的会议过程中,中国特种养殖信息网总监靳国庆主持会议,组织与会代表对行业发展中的野猪养殖标准、产品开发研究以及野猪产品的终端市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此外,来会的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也有了初步的购销意向,并力图在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基础上长期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终端市场”在这次会议上被提出并且被众多与会代表认可,也标志着行业人士的经营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商品都必须通过终端市场进行销售,如果生产企业终端市场工作做不好,那么销售通道就会脱节,甚至中断,其产品就无法实现良好的销售。因此,“终端市场将是未来的决胜地”谁撑控着终端谁就是市场的赢家。
那么,何为终端市场呢?其实终端市场从字面理解就是销售渠道的末端,是制造商产品的最后的“出口处”。它担负上联厂家、批发、代理商、经销商,下联消费者的需要责任。是它真正将“产品”转变为“商品”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做为野猪这个行业,若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必须将野猪产品推向市场的终端,这野猪产品不仅仅是先前的种猪、商品猪,也包括后期的深加工产品。本届会议上就有真空包装的熟食产品、休闲食品等频频亮相,成为本届会议的一大亮点。这表明了我们野猪行业的朋友们,将注意力从养殖和简单销售甚至是炒种环节上转向了市场,只有这样,野猪业才能走的更远。
会议上大家针对种猪和商品猪的认定出现了分歧,一方认为,按照血统划分,因为血统是按照市场摸索出来的,目前75%的商品猪肉质和口感上是最优,只有养殖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更好的被市场需要;另一方认为,养殖环节和方式也必须考虑到,如果是75%纯度,但是养殖方式和家猪一样,同样猪的品质也是没有保障,相反50%的纯度,采取放养的方式,肉的品质也还可以。白山市大森林野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峰经理也和大家探讨,并和大家分享他们制定的被吉林省认定过的白山规程。看到大家积极的交流和探讨,作为会议的组织方,我们感到很欣慰,也看到了野猪发展的希望。
中国特种养殖信息网总监靳国庆同参会代表交流产品加工问题
针对行业分工上,做为会议的组织方的我们提出来大家也都有体会,组织和举行会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多参会代表时间相当紧张,据我们了解他们许多既是企业中的技术养殖员,又是产品营销人员。另外在做养殖和做市场的时侯也遇到货源和资金问题,这一点如果不解决必将会制约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毕竟每个人的专业和能力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呼吁广大的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和整个行业中要做好精细分工。
这一点大家很认同,高峰谈到,因为大多小的养殖企业不敢签订销售协议!目前销售方面都是每人出几头猪,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目前有几十个小养殖户,最小几十头,大的二三白头。目前饭店的门槛最低,大型的宾馆酒店,野猪宴得金奖银奖。但超市的环节是很麻烦的。目前野猪肉的销售不好,还是把行业的知名度来提升。进而在基础上做些联合。在企业和行业里要各个分工,一部分人专门做市场,一部分人专门养,形成一定体系。是的,“独行可以走快,同行才可以走远。”大家看到合作分工的重要性,也就看到了野猪业发展的希望。
会上提出的野猪行业自律公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行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平等交往,远近皆友;保证质量,童叟无欺;信任行业,共同发展”得到众多与会代表的认可。“只有坚持才能发展,但是坚持的前提是让更多的人们认识,行业的规范,提高信誉,提高声誉。”吉林省白山市绿林野猪繁育有限公司的张海滨经理提到。的确,只有行业规范了,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行业才能更有希望。

会后合影留念
本届会议相对于前六届行业会议的两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在会上,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上有相关企业提出在品质的前提上长期收购;另一方面,终端市场的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并且有多家企业是带着深加工产品来参会的,这些产品在部分地区的超市和航空公司已经占有部分市场。这两点的行业发展迹象,是与会代表对野猪行业发展前景充满着希望。
“科学饲养,规范防疫,降低成本”这些问题大家也做了深刻的沟通交流,大家从养殖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土方和疗效显著的药方相互介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很实用,对于会后的养殖有很大帮助。只有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把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互相沟通,行业就会活起来,否则,行业将是一滩死水。只有行业活起来,行业发展才能有希望。
录入:徐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