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行业唱响信心与复苏主旋律
——中国皮革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
2009年8月31日-9月2日,中国皮革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徐永和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全国各地皮革行业生产、经营、科研院校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单位,全国各地方皮革行业协会、商会的代表,各皮革特色区域党政及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等,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增强信心,开启复苏之旅。
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会议热议话题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就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贯彻实施《规划》作为中轻联和各级行业协会今后几年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准确领会《规划》精神,积极提出皮革工业调整和振兴的建议及措施;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协助推进中央和各地方各项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要积极帮助企业练好内功,努力实现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在发言中重点分析了《规划》出台对于皮革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皮革行业贯彻落实《规划》的几个突破点和亮点;以及中国皮革协会为推进《规划》落实和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目标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号召全行业积极行动起来,化“危”为“机”,抓住当前全球产业调整、宏观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回暖等新机遇,努力实现皮革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新的竞争优势,推进行业复苏步伐和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贯彻落实《规划》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大家认为,《规划》的贯彻落实有助于皮革行业坚定信心,加快结构调整,强化自主创新,全面拓展市场,保持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此外,还积极反映了在落实《规划》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集中交流了如何学习好、运用好《规划》,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不利影响,确保皮革行业早日实现复苏。
上半年国民经济企稳回升提振皮革行业发展信心
▲关键时期国家宏观政策将保持稳定
7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听取部分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就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经济出现向好的势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对形势要冷静观察,周密分析,做出科学和准确的判断,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兴利与除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必须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丰富和完善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具体来看:①夏粮实现连续六年增产,畜牧业生产增势平稳。②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工业利润降幅减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6月份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③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④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⑤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⑥对外贸易持续大幅下降,贸易顺差略有减少。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贸易顺差969亿美元,同比减少21亿美元。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⑧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增加。
▲上半年轻工业内需拉动明显,生产企稳回升,出口现回暖迹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在讲话中透露,今年上半年轻工行业内需拉动明显,生产企稳回升,产值累计同比增长,行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逐月提高,轻工出口虽为负增长,但显现回暖迹象,行业利润由一季度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在扩大内需和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家电、食品、饮料、皮革、塑料等重点行业及部分区域的利润有较大提升,去库存化已逐步转向刚性需求,但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尚存,能源、原材料影响企业成本,造纸等部分行业仍面临较大困难。下半年轻工行业运行走势将会是振荡中缓慢上升,在年末出现明显上翘。
▲上半年皮革行业生产及进出口企稳向好,但应谨慎乐观
据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生产及进出口出现回暖迹象,6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速继上月加快后继续提高;轻革、皮鞋产量减幅比上月收窄,皮革服装产量同比自上月开始增长,6月份增速加快;出口减速6月份开始放缓,进口减速连续2个月放缓。但因全球经济能否在今年底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下降趋势难以从根本上转变,而我国皮革行业出口比重仍在30%以上;虽然自5月份以来进出口和生产出现好转,但仍比上年同期和今年初有较大的回落或下降;6月份箱包产值增速继续回落,产量和出口额减速继续加快;6月份产销率达到本年来的最低点等,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因此我们对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下半年走势应谨慎乐观。
从具体数据分析看:①各月工业总产值增速总体呈放缓态势,但4月份后增速连续回升;累计增速比上年继续大幅回落。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656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2个百分点。
上半年工业总产值仍保持增长,但总体增速呈放缓态势,2-3月份增速连续大幅回落,3月份最低,之后连续小幅加快,但6月份仍比2月份低9个百分点;增长率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大幅回落在10个百分点以上。
②各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呈振荡下降态势,占销售产值比重不足四成。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33%,比上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同比自3月份开始下降,4月份减速最大,5月份减速比上月有所减缓,6月份减速比上月略有加快;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呈振荡下降态势。
③各月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运行,但呈下降趋势。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97.1%,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上半年企业产销率2月份最高,3月份下降,4-5月份连续增长,6月份下降到最低。
④各月出口额同比总体呈下降态势,6月份减速略有放缓。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182.4亿美元,同比下降7%,上年同期为增长7%。上半年出口额1月份和3月份同比为增长,其他各月均为下降;2月份减速最快,4-5月份减速连续加快,6月份减速略有放缓。
⑤各月进口额同比下降,4月后减速连续放缓。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进口20.4亿美元,同比下降24.8%,上年同期为增长0.9%。上半年进口额2月份同比为增长,其他各月均为下降;1月减速最快,3-4月份减速连续加快,4月份以后减速连续放缓。
⑥累计顺差同比和占我国贸易总顺差比重双双下降。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进出口贸易顺差1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占我国贸易总顺差的16.7%,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龙永图、樊纲两位重量级嘉宾加盟皮革行业盛会
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的盛情邀请下,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和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两位著名经济学家欣然应邀,出席皮革行业的年度盛会并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对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解剖,并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对策,这对于皮革行业认清当前形势、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危机、实现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皮革行业光荣榜闪亮揭晓向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
会上,2009皮革行业“先进地方协会”、“巾帼标兵”、“科技先导”评选结果闪亮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本次评选工作历时近两个月,经过自荐或推荐、初评、审定等几个阶段,最终评选出了“先进地方协会”、“巾帼标兵”、“科技先导”。他们是皮革行业的优秀代表,更是皮革行业的骄傲。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新形势下行业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必将成为推动皮革行业长远发展的源源动力,以优异的业绩并向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
采取积极举措推动皮革行业走上复苏之旅
▲举行共建平湖、鹤山两个皮革行业特色区域授牌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共建平湖、鹤山两个皮革特色区域的隆重授牌仪式。
当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和广东省鹤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别从请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女士手中接过共建“产业升级——中国旅行箱包之都 平湖”、“产业升级——中国男鞋生产基地 鹤山”铜牌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意味着中国皮革行业特色区域工作再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1年,中国皮革协会在轻工各行业中率先推出了《关于授予中国皮革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行业规范》,成为推动皮革行业“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2007年,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皮革特色区域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对皮革特色区域的工作进行了改革创新。变以往企业的创建模式为中国皮革协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建模式,省、市行业协会参建,签署协议,明确目标,量化共建,着力打造皮革特色区域的合作新模式。目前,皮革行业培育或共建的特色区域有17个,已成为皮革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产值相当于规模以上皮革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促使一个产品带动一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举行共同培育“辽宁阜新承接转移制革示范基地”四方协议签字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共同培育“辽宁阜新承接转移制革示范基地”四方协议的隆重签字仪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海波、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阜新市人民政府市长潘利国,签署了共同培育“辽宁阜新承接转移制革示范基地”四方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皮革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有序转移和承接转移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为了积极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皮革协会提出在全国培育若干个以制革为龙头的承接转移制革基地,前瞻性地引导行业形成集中生产、统一治污、产业链完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制革基地,以打造现代化、无污染的大工业化制革,从根本上实现与传统的有污染的制革业决裂。这对于皮革行业摘掉“污染”帽子,保持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阜新市人民政府邀请,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皮革协会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认为阜新基本具备承接转移制革基地的条件,经培育发展成熟后可在全国进行推广,将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根据阜新市人民政府的申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决定签署四方协议,共同培育和打造“辽宁阜新承接转移制革示范基地”。
(输入:刘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