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沾化:远程教育催生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8年以来,山东省沾化县在远程教育“农企对接”工作中注重发挥村支部带头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村为单位创新实施以帮助各村“对接一家企业、成立一个合作社、建设一处基地”为主要内容的 “三个一”工程,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
对接一家企业,提高产业化程度。一是选企业。乡镇远教部门调研本乡镇各村的主要产业并按照农、林、牧、副、渔的分类标准来确定各村的对接产业,然后为对接产业相同的村就近选择1-2家对接企业。二是谋对接。选好企业后,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组织农户到企业实地观摩、召开企业、村民代表和涉农部门共同参加的对接推介会等途径引导企业和村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对接,双方有对接意愿的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对接。
成立一个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村支书领办。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双带”作用,以合作社发起人的名义领办合作社,带头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合作社知识,带头入股加入合作社。二是党员发动。广大农村党员不仅带头加入合作社,还广泛发动群众,给群众宣传合作社的知识和发展前景,打消群众顾虑。三是远教帮扶。远教部门在组织群众学习合作社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工商、信贷部门为合作社成立提供专业指导和资金扶持。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共引导成立了103个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建设一处基地,提高标准化程度。成立合作社后,发挥合作社统筹作用,按照签订的合作协议与企业共同建设管理基地,谋求农企双赢。一是村企共建。生产基地按照“合作社提供土地和劳力,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的原则共同建设。二是标准生产。企业为合作社免费提供专用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并对基地实行跟踪管理,合作社组织农户按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订单销售。基地的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合同由企业以保护价向合作社收购,农户再以入股比例分红。目前全县103个村通过与一松科技、华渤农牧等几十家知名龙头企业签订协议,建设起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800多亩,年产值达2.8亿多元,合作社农户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丁建)
录入:徐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