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中国鸽业规模化浪潮中的机遇与挑战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黄羽肉鸡业分会 高海军 秘书长

  近年来,中国鸽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步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同时也面临着消费波动、产能调整等多重挑战。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黄羽肉鸡业分会高海军秘书长在2025长三角鸽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基于行业监测数据,全面剖析了鸽业的成长态势。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规模化提速:从小散为主到集群发展

  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正加速鸽业规模化进程。目前,1万对以上规模的养鸽企业种鸽存栏已占全国20%-40%,规模化特征日益凸显。按种鸽存栏规模划分,1000对以下为小规模、1000-5000对为中等规模、5000对以上为大规模,尽管大型企业占比提升,但中小户仍是当前生产的主力军,构成了行业金字塔的坚实基座。

  规模化发展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支撑。中国畜牧业协会已建立起完善的鸽业监测体系,重点监测30余家规模化企业,其种鸽存栏量从1万对到80万对不等,覆盖不同规模层级。通过“月报”制度形成月度分析、“年报”制度汇编《中国禽业发展报告》,监测数据的积累与优化,正随着规模化程度提升而增强代表性,为行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湖北贝迪鸽业、福建集盛鸽业等企业的定期数据上报,更让监测网络日趋完善。

图片

产能与市场:量增价减下的结构调整

  鸽业产能在近年呈现持续扩张态势。2024年全国种鸽存栏量达5497万对,同比增长10%,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这一势头延续,同比增幅升至11%,其中2月增长尤为显著,3-6月则进入震荡调整期。产能提升的背后,是种鸽市场 “量增价减”的结构性变化——尽管销量稳步增长,但前期补栏过多导致阶段性饱和,种鸽综合价格持续走低,市场呈现供需再平衡态势。

  乳鸽市场同样经历着“规模扩张与利润承压”的双重考验。2024年全国乳鸽出栏量首次突破8亿只,达8.04亿只,同比增长12.3%;2025年上半年供应量同比增幅近15%,延续高位运行。然而,价格却持续下行:2024年商品乳鸽平均售价同比下降2.4%,全年“高开低走”;2025年上半年颓势加剧,4-6月连续下滑,6月销售价降至16.82元/只,创近三年新低。

图片

  利润空间的压缩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单只乳鸽平均利润仅1.97元,监测企业毛利率降至14%,亏损面达20%。尽管成本同步下降7%,但供需失衡与消费疲软的叠加影响,让乳企养殖效益面临严峻挑战。

  鸽蛋市场亦未能独善其身。2024年蛋鸽存栏量增长15%至250万对,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鲜鸽蛋、光鸽蛋价格分别下降,2025年上半年降幅进一步扩大至 14%和16.7%,供需平衡成为蛋鸽养殖的核心课题。

消费变局:挑战中的潜力空间

  当前鸽业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调整。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引发消费降级,作为非必需消费品的鸽类产品需求承压;同时,八项规定深入实施使高档餐饮消费频次降低,传统商务宴请场景中的鸽子消费明显萎缩,双重因素导致市场需求阶段性疲软。

  但挑战中暗藏机遇。2024年全国乳鸽出栏超8亿只,人均消费却不足1只,区域消费差异巨大,预示着广阔的市场潜力。从区域格局看,鸽业已从粤港澳等南方地区主导,逐步向河南、河北及长三角等多地扩散,形成“多点开花”的养殖与消费格局。更重要的是,乳鸽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肉类,消费场景正从传统餐饮向预制菜领域延伸,小红书平台相关笔记超66万篇,推动 “吃鸽文化” 向全国普及。

破局之路:协同发力与长远布局

  面对行业现状,中国畜牧业协会提出系列行动方案。其核心是推动“人均一只鸽”的阶段性目标,联合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通过产销对接、美食推广、科普教育等举措激活消费市场。

  从长远看,鸽业需锚定三大方向:加速现代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化升级,以精准养殖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加强品牌化建设,塑造消费者认可的优质鸽产品品牌。同时,企业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扩张,在规模化进程中筑牢稳健发展的根基。

  规模化浪潮下的中国鸽业,正站在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唯有以数据为镜洞察市场,以协同为桥激活消费,以创新为翼驱动升级,才能在行业变革中实现高质量成长,让 “一只鸽子” 的美味与价值,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岳含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