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蜂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1、 养蜂规模化和专业化不断加强
我国专业化蜂场面临着整合的机遇,即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特别是1 000群以上的专业蜂场会大量出现,并将成为我国养蜂的主要形式。同时建立规模化蜂群的养蜂企业也会逐步形成,成为区别于蜂产品企业的养殖企业。蜂场管理更趋同于畜牧业企业的管理模式,蜂群所有权与管理人员的分离及养蜂人职业化将随之推进,并将成为今后我国蜜蜂饲养模式的主流。
2、 养蜂智能化管理将在2022 年取得突破进展
通过人工智能管理可以减少蜂农人为管理,这为降低蜂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可以多养蜂、养好蜂提供可能。近几年来,蜂业智能化,特别是智能化蜂箱的发明与使用一定程度地推动智慧蜂场或蜂群智能管理的进步,但仅是蜂箱的改良并不完全改变养蜂生产,同时智能蜂箱目前价格仍较贵,在蜂农中应用不够,且蜂农使用后对蜂群管理帮助仍不够大。其原因关键在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到位,缺乏网络平台或软件的支持。蜂产业体系在“十四五”引入物联网测控岗位专家,并在蜂群管理智能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诸多进展,相信2022 年将可能是蜂群智能管理的元年,养蜂智能化有应用前景。
3、 立足现有中蜂、西蜂遗传资源,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
以加速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进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供种能力和质量为核心,以国家蜜蜂核心育种场为载体,建成西蜂全国联合攻关、中蜂原产地选育的繁育体系,强化育种规划和指导,加大政策支持,推进协同攻关,强化现代技术支撑,稳步提高蜜蜂育种创新水平,为蜂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特别是运用闭锁繁育技术、大群体选择培育技术培育的浙江浆蜂就是典型事例,它将蜜蜂传统育种技术推向高峰,处世界领先地位。近10 年来遗传分子标记的辅助使用和多性状评价(BLUP)方法的引入,使蜜蜂选育技术更趋完善,并迅速被用于培育抗大蜂螨,抗病、高产新蜂种的培育中。全基因组测序为蜜蜂生物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我国遗传育种学家已经开始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全基因组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4、 蜂产品线下、线上销售趋势对比明显,品牌集中趋势加快
受到疫情影响,目前传统蜂产品市场的销售举步维艰,前几年较为突出的旅游销售、会议销售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多数蜂产品企业近两年来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消费者更多选择线上进行产品购买。随着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线上渠道的飞速发展,蜂产品以商超、批发市场为主、辅以专卖店的传统渠道正在走向没落,销售渠道的转型迫在眉睫。新型销售渠道将逐步取代传统销售渠道,并呈现头部品牌集中的效应。从国产蜂蜜来看,前10位中前2位销售额远远高于排后的品牌,呈现强者愈强的情况,小卖家正在消亡,大品牌的占比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