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一养殖户破解养貂难题

  近10年来,海宁屡有人养殖水貂,但多不成功。原因有二,一是江浙一带气温最高的7至9月正是水貂生长期,高温不仅抑制水貂进食而影响其生长速度,且容易导致水貂中暑死亡;二是湿热的天气容易滋生真菌、螨虫等,会使幼貂得皮肤病死亡,成年水貂如果得皮肤病会产生次皮,使养殖效益大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近日海宁市元华皮毛动物科技示范场摸索出了一套防治水貂皮肤病方法,打赢了这场与真菌、螨虫的“貂皮之战”。

  元华皮毛动物科技示范场进行的“水貂皮肤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效果明显,幼貂发病率从去年的40%下降到0.5%,治愈率则从去年的20%提升到70%。

  皮肤病招致“灭顶之灾”

  元华皮毛动物科技示范场是今年63岁的黄吕元创办的。“几年前,海宁丁桥有一个大型水貂养殖场,一开始生意很红火,但后来由于大量水貂发病死亡,没多久养殖场便关门了。后来有几个人跟进养水貂,也都亏得本钱都没捞回。”黄吕元说,他当时觉得水貂养殖虽然技术上有难关,但这个行业前景好,一旦饲养成功,效益将十分可观。

  2007年下半年,黄吕元开始饲养种貂,至2008年5月共产出幼貂1506对。但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不断有幼貂感染皮肤病,占总产貂数的29%。老黄当时急得整宿整宿不睡觉,但没有办法,只能眼看着一只只幼貂死去。

  “后来通过治疗,一部分成活了,但有约400只幼貂的皮肤毛绒受到影响。两者相加损失达40多万元。”老黄说,不服输的脾气让他决心非破解这个难题不可。

  查“真凶”

  让水貂“健康成长”

  要防治皮肤病,首先要查出水貂为什么会得皮肤病?黄吕元凭着多年的养殖经验,从饲养的每个环节去查,最后发现,水貂幼崽最初的感染是从身上一些细微的伤口开始的。“这些伤口都是做窝的稻草划伤的。由于幼貂的皮肤相当嫩,在翻滚爬行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划伤,于是真菌、螨虫就从这些口子进入,最后导致发病。”黄吕元说。

  找到了致病的“罪魁祸首”,黄吕元就从做窝的稻草下手,“我们用打稻机把稻草打碎,然后喷药液进行消毒,再拿到太阳下晒,使小貂产在比较松软、暖和的草窝中。”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省农科院畜牧所研制的新药‘皮复康释剂’进行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黄吕元说,另外养殖中还要做到种貂身体健康,保障幼貂从出生就有健康成长的条件。

  输入:王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