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诱食剂的原则和必要性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的原则和必要性
乔治安成博士(美国) 强志(中美合资亿如科技有限公司)
在狐貉貂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增进动物食欲,掩盖某些饲料必须或有效组分的不良气味,增加动物喜爱的某种气味,从而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动物采食量,提高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节约饲粮资源、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但是,商品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必须在保证产品的适口性的同时,能有效的保证商品饲料特定的商品风味和香型,以区别于其他饲料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还可防止饲料产品被假冒,增强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配制和选择饲料诱食剂应用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基本原则:1、有效性标准。2、物理化学标准。3、安全标准。不难看出,调味剂、诱食剂与其它添加剂相比,独特之处在于要求其物理化学上有一定的稳定性,即:1、诱食剂既要散发“香气”,又要有一定的货架寿命。要求与饲料混合后也有一定的保存期。高温制料过程会促进风味物质的水解和氧化酸败,饲料诱食剂应经得住制料过程的高温破坏作用,以免饲料产生讨厌的风味和气味。2、配伍性:诱食剂与饲料成分的物理、化学配伍性,对功效影响也很大。过高浓度的铜、磷、钾、尿素、氧化胆碱、鱼粉、颗粒粘结剂,防腐剂和药物等饲料组分直接接触诱食剂,对其功效和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而脂肪、食盐、葡萄糖、有机酸、部分氨基酸等饲料组分有利于饲料香气的提调。
饲料营养、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是保证动物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三个要素。然而饲料界人士所关注的主要是饲料中的养分含量如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量而常常忽视隐含于两者间的一个关键因素——适口性与采食量。实际上任何配方都是以一定的采食量为基础设计的,饲料适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势必影响摄入养分的总量,无疑也会影响到饲料的效果。许多饲料原料本身也有适口性问题,如大豆中的腥臭味物质、豆类中的外源凝集素、菜籽饼粕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致甲状腺肿素,许多谷物和其它植物性饲料中的单宁、脂肪的氧化降解产物等,都会对饲料适口性造成不良影响。特别需指出的是一些蛋白质代用品和工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更会带来适口性问题,如血粉、鱼粉和发酵副产品等。在畜牧生产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不仅要求保证日粮中的营养质量,还要求饲料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足够的采食量,才能保证动物对养分的总需求。畜禽处于应激状态,如嘈杂、惊吓、拥挤、分群、转群、运输、断奶、去势、炎热、寒冷等;动物食欲减弱,采食量下降。综合以上几种情况,确实速效的解决问题,在饲料中加入诱食剂的同时,评价选择适合高效的诱食产品尤为重要。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