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张晶1 刘钢1 金礼吉1,3 高春福2 刘荟祺3 张久石3
(1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2大连天地人饲料有限公司
3大连赛姆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毛皮动物营养研究中心 )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毛皮动物养殖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毛皮动物;养殖;可持续发展
毛皮柔软耐用,并以其美观典雅的毛束和富贵时尚的品位,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毛皮动物养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毛皮动物养殖始于五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目前我国毛皮销售市场不断扩大,这将为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我国毛皮动物养殖现状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水貂(标准貂和彩貂)、貉(乌苏里亚种)、狐、獭兔等。年产水貂皮600万张,占世界貂皮年总产量的12%;狐皮200万张,占世界狐皮年总产量的35%。截至目前,全国有毛皮制品企业120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260多家,从业人口4万,产品年销售额105亿元。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毛皮服装产量为538万件(中国皮革协会,2005)。
尽管我国的毛皮产量惊人,但仍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据调查,我国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水貂皮、狐狸皮等原料。目前,我国毛皮进口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可见中国是一个毛皮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大多数是家庭分散式养殖,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与丹麦、北欧、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比,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的管理及专业指导,缺乏及时的信息来源,尚无正规的解决问题的咨询机构以及裘皮拍卖组织。但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有着诸多的优势,所以该行业一定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我国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的有利条件[1]
(1)优越的地理条件
野生珍稀毛皮动物均分布在适宜各自生长的地理环境纬度,如紫貂分布在北纬40度以北,水貂分布在北纬30度以北。人工饲养毛皮动物的场所所处的地理纬度,必须与其野生状态相符合,否则很难取得效益。一般高纬度地区分布的毛皮动物,在低纬度地区饲养(如水貂在北纬30度以南饲养)往往失去繁殖能力和毛皮品质降低;低纬度地区分布的毛皮动物,在高纬度地区饲养,往往也因光照、气温条件不适宜而造成繁殖能力降低。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30度以北,冬季时间长,气温低,冷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养貂的地理优势。
(2)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各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三农”政策,为扶持水貂养殖业发展,做出了不少举措:免费上门为养殖户办理相关手续;将闲置的空地优先租给养殖户或免费供其使用;对水貂养殖户减少、免收各种费用;无偿为养殖户提供各种养殖条件,包括厂房建设、给水排水、架线通电等;聘请水貂养殖专家下到养殖户为其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水貂疾病“110”中心,设置了一套完善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体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畜牧局和畜牧工作站的技术人员负责在技术、防疫、信息、销售等方面搞好全程服务。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农民对毛皮动物养殖积极性很高,各地新的毛皮动物养殖场不断增加,毛皮动物养殖在我国正如日中天。
(3)雄厚的毛皮产品加工能力和庞大的毛皮销售市场
近些年,广东沿海部分地区已迅速成为高档皮草加工区,香港每年进口的大量貂皮、狐皮大多都在这里加工,中国内地的一些高档细杂皮,也逐渐转向广东沿海地区加工。这些加工区采用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高科技的加工设备,加工出来的毛皮产品美观、大方、质量好,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一致的认可,尤其令欧美国家老牌毛皮加工厂大为叹服,对中国的毛皮加工技术赞不绝口。世界上传统的毛皮服饰消费市场主要位于北美、俄罗斯和欧洲国家,近年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消费市场迅速扩张。由于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世界皮革交易的黄金地带[1,2],这更是为我国毛皮产品打开海外市场提供了极大地助推力。
(4)快速发展的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毛皮动物产品需求也日趋增加。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的高消费群体已超过5000万人,人们已将裘皮制品由防寒转向装饰,消费市场也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大的态势,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冬季也出现了着裘皮服装的人群。快速发展的经济是毛皮动物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郭天芬,常玉兰,席斌.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现状及发展的对策.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 3:4-7.
[2] 冯宏儒.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现状和动态.河南畜牧兽医,1999, 10:31.
[3] 张同功.中国裘皮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皮革,2006, 35(5):40-42.
[4] 张振兴.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动物学报,2005, 9(4):187-190.
[5] 朴厚坤.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趋势及其措施.经济动物学报,2003, 7(1):1-4.
[6] 刘彦, 孙福林.我国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农业,2002, 11:30.
[7] 朴厚坤,高祝兰.动物福利与裘皮贸易的新形势.经济动物学报,2006,10(1):5-6.
[8] 邹兴淮.我国毛皮兽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农牧产品开发,1999, 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