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供给新路径分析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机制创新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机制,既不同于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农信社,与以前的农村基金会也完全不同,是一条适应“三农”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新路子。
(一)制度创新
小额贷款公司是基于农村现实情况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农民的经营规模非常小,农户的数量极其庞大,这意味着小规模、分散化是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农业需要小额、短期、没有抵押担保的资金,而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机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小额贷款公司本着“手续从简、放款从快、利率从活”的宗旨,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创新贷款方式,改革放贷流程,以高效的运营机制,多重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地金融服务,对推动农村金融领域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二)组织创新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全新的“只贷不存”型民间融资机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小额贷款公司是活跃金融市场、规范民间资本、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形式。
(三)投资主体创新
小额贷款公司是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一个新的探索。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它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情,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大量的民间资本可以在政策范围内进行阳光下的资本运作。从平遥的小额贷款公司挂牌那天起,私人投资性质的金融机构已登上历史舞台了,标志着我国融资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四)服务对象创新
小额贷款公司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解决微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对象上,重点放在从事种植业(如蔬菜大棚)、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如玉米和果脯深加工)、农村流通业(如物流、运输业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身上。小额贷款公司不仅支持单一的农业生产,也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相关产业,支持农民日常的生产消费需求,也支持农民建房、购房、医疗等各种合理消费需求,更支持农民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职业技术培训等创业贷款需求。
小额信贷公司也将弥补现有的商业银行信贷发放要求标准高,信贷供给仅面对高收入人群、高效益企业的弊端,可以满足中低收入人群和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五)服务方式创新
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审查程序很多、手续复杂,一家小企业办下来贷款,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而小额贷款公司实行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客户,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办理放款手续,解决客户暂时的资金困难。
在贷款形式上,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服务,即在农户之间实行互相担保,尤其是富帮穷,强帮弱。还尝试开展“生源地助学+增收型生产组合贷款”、农副产品“买方信贷”集中担保贷款、农副产品加工专项贷款、农村示范村与信用村贷款、社团贷款和公司养殖户信用共同体贷款等信贷新品种,以满足农村的多样化贷款需求。
小额贷款公司在还贷方式上也非常灵活,可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按月、按季、半年、一年以及等额或不等额、分期或一次性还本付息等各种灵活多样的还贷方式。对确因生产生活需要、信用状况良好、有归还能力的农户,允许跨年度使用小额贷款,尤其对于温室种养、林果种植、特种养殖等生产经营周期较长的贷款,贷款期限可延长至3年。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背景
从当前农村金融的供需现状看,供给短缺是农村金融问题的集中表现,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对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测算,如果不进行大规模金融创新,农村金融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2010年将达到5.4万亿元,2015年将达到7.6万亿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一些成长性的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低端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显然,农村金融体系和运作机制仍然存在严重缺陷。为此,要大力培育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亟待解决的有三大难题:一是农村区域广大与金融网点稀少的矛盾,农民存贷款困难;二是农村金融需求量多面广和金融供给量少面窄的矛盾,农村储蓄资金外流严重;三是农业农村贷款笔数多、额度小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的矛盾,商业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
在此背景下,专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工商总局等部门就开展小额贷款组织试点问题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和政策研讨,于 2005年10月,在山西、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五省(区)各选择一个县(区)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随着200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首批七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纷纷成立并正式运营,为破解“三农”资金困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二)小额贷款公司运营的成效
1.有力支持“三农”,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小额贷款公司增加和拓宽引导各类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弥补了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开辟了满足农民和农村小型企业资金需求的新渠道,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河北霸州,一家名为万利通小额信贷有限公司已运营两年有余,贷款累计发放已超13亿元。截至2008年6月末,宁夏24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三农”贷款24.8亿元,占全部发放贷款金额的70.8%。
2.遏制民间非法借贷。小额贷款公司执行的最高贷款月利率严格控制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以内,远远低于民间高利贷的利率水平。利率定价的示范效应使周边地区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得到了有效平抑,压缩了高利贷的市场空间,有效遏制了地下非法融资。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小额贷款公司根据贷款用户的身份、用途及期限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浮动利率,尤其对于农户种植、养殖业贷款,贷款利率平均上浮仅为150%,不仅满足了农户的贷款需求,而且降低了种植、养殖成本,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3.机制灵活,手续简便,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放款及时。信用户小额贷款在一天内即可办结,新客户小额贷款在五日内可办结,小企业贷款在20日内办结,个别新企业在两周内告知结果,有效解决了农户的贷款难题。
(三)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生事物,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风险控制、贷款管理技术、后续资金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尽管在设立小额信贷公司时,都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准备金制度和风险保障基金等风险控制措施,但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仍然没有明确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特别是部分试点公司单笔贷款金额较高,这将进一步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
2.信贷专业技术方面缺乏经验。信贷产品和市场开拓方面只是简单复制商业银行模式,仍然主要采取担保、抵押等贷款形式,与“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贷运作特点不符。在贷款对象上,也还没能完全按照国际小额信贷服务于贫困人群的模式进行运作。按照小额信贷经营模式,农村贫困农户才是小额贷款公司真正的客户主体,这需要小额贷款公司加大联保贷款、农户信用评级贷款等小额信贷专业技术的运用和对农户客户群体的拓展。
3.持续发展的后续资金缺乏。山西平遥晋源泰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600万元,成立没几个月,这些钱就被贷光了,后来,四位股东又追加过几次资金,但这些钱还是杯水车薪。如何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后续资金,成了晋源泰公司发展的最大难题。这也是众多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运营中面临的重大困难。人民银行再贷款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只能贷给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不是金融机构;这就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对策
(一)规避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
1.强化贷款规模控制的内控机制建设。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归投资者所有;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相关机构一应俱全;风险控制、放贷管理、业务操作流程等制度样样全有。这种机制决定了他们对风险防范更注意,放贷的谨慎程度更高。同时,由于农户和微小型企业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实力不足,需要与保险、抵押担保等机制配套运作。
2.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了控制信贷风险,拓展业务,山西平遥日升隆推出了一些创新的贷款品种。由公务员担保的“薪农贷”是一种风险较小的业务,2006年底日升隆共有“薪农贷”195户,2007年拓展到300户。此外,日升隆还选择民风好的南候村、闫家庄村作为小额信贷“示范村”的试点,与村委会合作控制风险;2007年还尝试“龙头企业+担保公司+贷款公司+农户”四位一体的贷款方式。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强信贷产品创新,积极开发各种符合农村特点、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如联保贷款、小额授信贷款等以及不同期限、不同付息方式的信贷产品。
3.加强监管、防范风险。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要按照有关规定精神,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小额贷款公司有序运行,确保小额贷款公司规范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二)加大小额信贷专业技术的运用,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
在制定业务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潜在客户的贷款需求,从事贷款营销,主动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要为联保贷款、等级评分法、小额授信贷款等小额信贷专业性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加大对客户信用数据系统的建设,加大和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共享的力度,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融资渠道,解决后续资金。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创新融资渠道,2006年8月以来,日升隆和晋源泰为了解决后续资金问题,先后增资扩股和引进委托资金,目前日升隆的委托资金500万,晋源泰的委托资金210万。在2008年5月中央下发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不超过两个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资金。
(四)规范发展,逐步转型为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现在先由非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下一步再创造条件成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的文件精神,村镇银行是一种全新的面向“三农”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可存可贷,相比一般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门槛低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一旦转成村镇银行,公司目前发展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束语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服务于“三农”的贷款服务组织,符合中央关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划的方向,符合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它对于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农村金融创新,规范民间融资,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民贷款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更要继续围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宗旨,开拓创新,开创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反贫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