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兔业概况与成就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工作总站 刘汉中, 关云秀 , 余志菊 , 王丽焕 , 文斌

  四川是全国养兔大省,也是消费大省,近年家兔存栏量、出栏量均居全国第一。本文重点阐述了四川兔业生产、加工、消费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概况,回顾了四川家兔育种、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项目支持、地方产业政策扶持及兔业科技对社会贡献等成就,展示了四川兔产业远景规划及发展前景

  1、兔业现状

  四川是全国养兔大省,饲养量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省家兔存栏6552.08万只,其中,肉兔存栏5452.08万只、占总存栏83.2%,毛兔存栏680万只、占总存栏10.4%,獭兔存栏420万只、占总存栏6.4%;家兔出栏15319.71万只,其中,肉兔出栏14359.71万只,毛兔出栏60万只,獭兔出栏900万只;总饲养量达到21871.8万只。兔肉产量20.32万吨,兔毛产量6800吨。家兔存、出栏量和兔肉、兔毛产量因受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影响,分别比去年减少0.5%、13.9%、18.4%和6.4%。

  四川家兔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 生产布局区域化。四川21个市(州)均有养兔,但主要分布在农区17个市,其家兔出栏量占全省的99.66%;三州和攀枝花市饲养家兔少,出栏量仅占全省的0.34%。主要集中在成绵、成乐、成渝、成南四条线的四川盆中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成都—德阳—绵阳、成都—眉山—乐山、成都—资阳—内江—自贡—宜宾、成都—遂宁—南充—广安等大中城市为主的肉兔产区,以广元、雅安两市为主以及眉山的洪雅县、南充的阆中县在内的盆周山区毛兔产区,以江油、仪陇、南部、江安、新津为代表的丘陵山区獭兔产区。

  四川全省181个县,其中,34个县没有家兔养殖(三州占30个县)。全省年出栏300万只以上的养兔大县共有14个, 共出栏家兔6898.3万只,占全省的45.03%。有4个县出栏超过500万只,依次为富顺县920.82万只、荣县792.13万只、仁寿县698万只、仪陇县568.73万只。

  1.2 兔肉市场需求量大。四川有无兔不成宴的说法。四川的兔肉除少部分深加工成兔肉制品外,大部分自产自销,且80%以上为活兔鲜销。2008年四川人均消费兔肉2.34kg,远远高出全国人均消费480克的水平。还从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调进兔肉,供应市场需求。主要消费方式有:凉拌兔丁、麻辣兔丁、沾水兔、卤兔、烤兔、火锅兔、卤兔头、卤兔腿、红烧兔等。

  1.3 加工业逐步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四川兔肉、兔皮加工业活跃,有罗江、德阳、广汉、夹江4个外贸冻兔厂,有成都、广汉2个外贸裘衣厂。随着体制改革,加工企业相继倒闭。兔产品多转为自销和原料流通。近年来,四川哈哥兔业、成都西奥集团相继投入巨资,分别建起了年加工1000万只肉兔和200万张獭兔皮生产线,宜宾冻兔厂也获得出口欧盟资格,西南第一家兔毛加工企业——福荥兔毛绒纺织有限公司落户荥经县;加工生产的兔肉、兔皮产品种类丰富,兔肉进入了超市,出口俄罗斯,獭兔皮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1.4 农民养兔组织化程度提高。近年来,随着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建立了一大批养兔生产基地,在基地纷纷成立了农民专合组织。先后成立了荥经长毛兔行业协会、仪陇养兔产业协会、哈哥兔业合作社等百余个兔业合作组织。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农民养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1.5 多方协作,推进兔产业化进程。政府出台扶持发展政策;科研院校研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技术推广机构搞好示范推广;龙头企业搞好产品加工与市场流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合组织组织好生产。使参与兔产业各方互动,共同推进,共同受益。

  2 主要做法与成效

  2.1 主要做法与效果

  2.1.1 理清发展思路,搞好家兔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政府确定到2015年四川要基本建成畜牧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为此,省畜牧主管部门省畜牧食品局紧紧围绕该目标,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家兔良繁体系建设规划》、《四川省优势特色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家兔》等。为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

  2.1.2 瞄准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扭住“五个抓手”

  2.1.2.1 抓投入,制定产业扶持发展政策。一是政府出台家兔产业扶持发展政策,着力构建多层次、宽渠道的投入体系。 二是以项目资金强势拉动。省畜牧食品局、省财政、省科技厅等部门,每年从国家良种工程、农发资金、省育种资金、扶贫资金、省重大专项等给予立项支持,有力助推了我省家兔生产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小额信贷起步。如荥经县组织实施“金融助推农村千家万户奔小康工程”,2005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687万元,支持发展长毛兔养殖户11816户。由过去的10多万只发展到72万只,养兔户达15424户,占全县常住农户数的48.2%。

  2.1.2.2 抓良种和科技支撑。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抓良种首先是建立良繁体系。四川三大兔种分别建立了原种场(省畜科院肉兔原种场、省草科院獭兔原种场和苍溪的四川长毛兔种兔场),以原种场为核心建立了一批良种扩繁场,良繁体系基本健全。2008年全省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兔场共96个,存栏种兔30.66万只。其中,肉兔种兔场32个、存栏种兔20.27万只,毛兔种兔场44个、存栏种兔3.26万只,獭兔种兔场20个、存栏种兔7.13万只。二是抓品种选育提高和培育。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培育出了齐兴肉兔、天府黑兔、四川白獭兔和荥经长毛兔等4个新品系,同时对饲养的主要家兔品种进行选育提高,保证品种质量。三是推广良种及其配套技术,全省家兔良种面已达86.61%。

  四川利用“三校”、“两院”即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的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对家兔育种、生产技术、兔肉、兔皮加工技术等进行广泛的研究和示范。获得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其中: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1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无论从生产、管理、加工、科研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台阶。

  2.1.2.3 抓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四川拥有年屠宰加工1000万只商品兔的四川哈哥兔业有限公司;年加工200万张獭兔皮的成都西奥集团;年加工800-1000吨兔毛纱、兔毛绒成品及半成品的福荥兔毛绒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家兔龙头企业。企业根据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带动了一批农民走上了养兔致富路。

  2.1.2.4 抓养殖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四川部分县把发展家兔作为该县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重要途径。井研县2006年、2008年列为省级农发优质兔养殖大型专用基地建设项目县,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建立了5个优质种兔场,3500户养兔示范户,13个绿色肉兔生产基地,带动全县出栏优质肉兔550万只,人均增收310元,兔农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使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照顾老小奔小康”。

  2.1.2.5 抓组织化生产,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成立养兔协会、兔业合作社,切实为养兔户提供引种扩繁、疫病防治、饲料供应、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如井研哈哥兔业合作社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操作;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小额贷款;实行“定单生产,保护价收购”; 建立配送机制,零利润服务;利益联接,实现共赢等六项举措,在眉山、乐山等5市16个县建立98个分社,19580户社员,签订收购合同13676份,组织小额贷款800万元,龙头企业每年每只返利0.1~0.5元,带动10万余户农民投入养兔,成效显著。

  2.2 主要发展模式及特点

  2.2.1 荥经模式—“六个一”毛兔产业发展模式。即“专家大院+龙头企业+科研繁育中心+专合组织+品牌+商标”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一是依托一个长毛兔专家大院,实施综合配套技术;二是建一个兔毛加工企业,缩短兔毛销售环节,延长产业链;三是建一个科研繁育中心,带动发展并命名一批扩繁场和科技示范户;四是扶持一批长毛兔协会,提高全县长毛兔产业组织化程度;五是创建一个“荥经长毛兔”品牌,建成西部优良种源基地县;六是申报一个“荥经兔毛”商标,做成优质品牌。把荥经打造成“西部长毛兔优质种源基地”和“西部兔毛加工贸易基地”,影响和带动四川以及周边地区长毛兔经济发展。

  2.2.2 仪陇模式—“六位一体”獭兔产业发展模式。即以“政府+加工企业+种兔场+金融机构+专合组织+养兔农户”六方合作促进獭兔产业发展的畜牧业新型发展机制。在“六位一体”的合作框架下,政府引导、制定规划、政策支持、整合要素、创优环境等措施进行宏观调控。金融机构:银行提供信用贷款和无抵押小额贷款;保险公司提供养殖保险;参与各方共同出资建立风险基金。加工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保护价收购;种兔场提供种兔和技术服务;乡级专合组织就近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养兔农户严格实行订单养殖。参加“六位一体”的养兔户纷纷扩大饲养规模,千只户、万只场不断涌现,全县出栏1000只的农户达到1763户,出栏10000只的场37个,促进了养兔业的跨越式发展。

  2.2.3 哈哥模式—现代肉兔产业化经营模式。“哈哥”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兔肉加工、出口企业之一。开发出了6大类31种不同风味的“哈哥”牌兔肉系列。形成了以冻兔肉及其副产品、兔肉干制品为主导产品的综合开发。冻兔肉已出口俄罗斯,兔肉干制品已在全国6000多家超市上架。“哈哥”牌系列兔肉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公司按照“公司+科技+协会+基地+农户+金融”、“支部+协会,扶持贫困户”两个模式, 依托“三校两院一中心”作技术支撑,依托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建基地,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兔产业化经营格局。

  3、 展望

  3.1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发展养兔业。四川地震灾区大部分养兔基础较好,农户有恢复发展养兔业的强烈愿望,加上有国家灾后重建资金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支持,灾区养兔业恢复较快,可加快四川养兔业发展。

  3.2 加强科技研发与新技术推广,为兔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依托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家兔专项、省城乡统筹科技行动家兔专项等重大项目,加强兔产业技术研发 ,攻克技术难题,并将成果迅速转化应用,会进一步提升我省家兔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3.3 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我省家兔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名优品牌少,缺乏竞争力,且产业链条延伸短,带动能力不强。四川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改善融资环境,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

  3.4 健全和完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在全省逐步建立和完善家兔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饲草饲料供给体系等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确保兔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5建立兔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农民卖兔难,企业缺货源。供需矛盾突出。积极探索在家兔主产区建立兔产品交易市场,提升家兔产业化经营水平。

  (输入:刘元宣)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