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肉鸭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对策

  1 当前肉鸭产业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

  1.1 有较强的科技支撑作保障

  畜牧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推广普及,提高了肉鸭业的科技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龙头企业均已涉及肉鸭饲养、营养饲料、环境控制、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及养殖界同仁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论坛和研讨会,加快了新技术、新模式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一主多元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逐步破解;此外,国家、山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的运行联动,形成高效运行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平台,大幅提高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行业标准不断完善,饲料配方日益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疫病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肉鸭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1.2 有较好的产业化发展作基础

  产业链的延展和行业组织的健全,提高了产业化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使了肉鸭业稳定发展。肉鸭养殖快速发展带动了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业发展,也带动了上游的饲料加工、兽药疫苗生产、诊疗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如今饲料、兽药、疫苗、养殖、产品加工、诊疗服务、科技研发等行业体系已经健全,并涌现了六和、益客、乐港、樱源等一大批肉鸭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由农户抱团组成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模式,由擅长经营的从业者发起组成的“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主导的“公司+农户”模式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分散的养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组织化生产,提高了行业资源使用效率,也带动了养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1.3 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作引擎

  随着鸭产品的深入开发和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肉鸭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受不同地区饮食消费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鸭产品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随着经济交往的不断密切、饮食文化的频繁交流和鸭产品加工技术工艺的发展进步、丰富多元化产品供给,促进人们饮食消费习惯的转变,鸭产品消费逐步覆盖全国,鸭产品消费日益增多。据行业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肉鸭养殖量达到40多亿只,产量基本与白肉鸡、黄羽肉鸡相当,在满足肉类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产品开发看,除了传统的烤鸭、烧鸭外,鸭产品开发力度加快,产品供给多元,盐水鸭、桂花鸭、甜皮鸭等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调理品、休闲制品加工发展迅猛,并唱响了周黑鸭、精武鸭脖、煌上煌等知名品牌。作为全国肉鸭养殖生产第一大省的山东,鸭产品更是大量出口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2 肉鸭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2.1 行业发展无序带来市场大幅动荡

  长期以来,肉鸭行业缺乏准入门槛,一旦看到有利可图,生产经营者大量涌入或者快速扩大产能,其中不乏其他行业资本进入而一旦行情陷入低谷或市场预期不客观,生产经营者会大量退出、转产或快速缩减生产规模,引起生产的大幅波动,想恢复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这给产业发展和生产供给的稳定造成很大被动。

  2.2 产品同质化严重制约着市场拓展

  肉鸭的生物特性适合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这对推广标准化养殖是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主导养殖品种、饲料日粮配方、养殖模式和终端产品的高度趋同,产品质量缺乏分级,同质化竞争严重,提升市场容量、升级消费难度大。同时,鸭产品和其他禽肉产品有很强的替代性,鸭产品极易受到同类替代品的影响和冲击。

  2.3 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较突出

  基于快速满足产品保供给的现实需求,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推广樱桃谷鸭、枫叶鸭、南特鸭等生长速度快、效率高、适合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白羽肉鸭品种,这对快速提高产品供能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肉类供给的日益充足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风味特色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白羽肉鸭产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消费升级的市场,一些依赖本土化品种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受外来品种冲击和市场逐利的因素,本土化品种在生产推广中受到很大限制,扩大规模较难。

  2.4 环保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硬约束

  鸭粪含水量大,不易收集和处理,不少养殖场肆意排放,造成当地严重的面源污染,政府部门不得不下大力气整治,压缩着养殖空间。比如,前几年由于环保问题,许多地方鸭舍被强行拆除,有的县甚至出现全县范围内禁止肉鸭养殖、现有鸭舍一律拆除的做法,颇有因噎废食的倾向。

  2.5 产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比如,新冠疫情的发生,短时间对生产、经营带来重创,对出口贸易带来深远影响;饲料价格的暴涨,大幅抬升了养殖成本;重大疫病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的零星发生,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整个肉鸭业发展,甚至导致不少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破产或面临破产。

  3 对今后肉鸭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3.1积极依靠现代科技装备支撑,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一是积极增加肉鸭产业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力推广先进的饲料配置技术、饲养方式等。

  二是基于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加强肉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对本地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优质高效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饲养技术研发,优化肉鸭品种饲养结构。

  三是转变疫病防控理念,防控重心前移,高度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建立起从疫病监测预报到综合防治的疫病防控体系,筑牢疫病防控屏障。

  四是积极学习、引进国内外肉鸭业相关的先进新技术,打破产业封闭和技术壁垒。

  五是结合各种推广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等实施情况,加强对养殖从业者的培训,全面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和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3.2加强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政府部门牵头,行业组织协同,依托行业专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研究制定肉鸭养殖、产品质量、投入品使用系列标准,以规范养殖、生产、经营等行为。

  二是加快养殖方式发展创新,采用现代化设施装备、技术工艺,提升环境控制水平,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减少药物使用,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对饲料、兽药以及添加剂的监控,加强生产、加工、流通等全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提升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自觉规范生产经营。

  3.3引导多元化行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行业协会应在现代肉鸭产业发展服务中积极作为,协同政府部门管理,规范引导产业发展。引导从业者组建各种肉鸭产业联盟,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比如聚焦种业提升,可以成立种鸭产业联盟;聚焦产品质量升级,可以成立优质鸭产业联盟等。龙头企业在现代肉鸭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标杆、引领作用,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需要在现代化养殖、产品质量控制、绿色生产方面发挥好带动作用,加大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领肉鸭全产业链升级。专业合作社在提升行业组织化水平、应对市场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大力引导、支持、规范合作社发展,将千家万户的小散肉鸭产能纳入现代化生产经营中,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加快升级。

  3.4大力发展鸭产品加工与精深加工,提高全产业链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加工技术工艺发展滞后,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加工附加值不高,一方面影响着产业利润,另一方面容易受同类替代品的冲击。今后必须在产品精深加工上聚焦、发力。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快肉鸭产品加工技术、保鲜技术的研发及工艺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出多样化、系列化产品,提高鸭产品市场支撑能力。

  二是立足于差异化市场,在满足主导市场需求的同时,加大地方名优特风味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提高其市场覆盖率,挖掘消费新动能。

  三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水平基础上,加大品牌创建力度,通过品牌打造,提升鸭产品市场形象和影响力,带动消费市场扩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